下去。
贾东旭报名参加二级考试,意外在车间统计表上看到了陆安的级别。
他那叫一个不服气:“师父,那小畜生竟然是一级工,凭什么啊?”
一般人入职都是学徒工,三年转正后才是一级工。
贾东旭当年也是走的这个流程,熬了整整三年才当上一级工。
他一首以为陆安也是学徒工,还天天笑话陆安以后只能干个打磨活,这辈子别想出头。
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陆安竟然和他都是一级工!
易中海也很是诧异,找了车间主任刘洪生打听后才知道情况。
“东旭,这是厂里照顾他父母工伤双亡,破格给了个一级工。”
“凭什么!”
贾东旭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我爹也是工亡啊,怎么不照顾我?这不公平!”
易中海自然要给徒弟出气:“别急,我去找老刘商量个事情,给一级工加个考核!”
“好,到时候我喊人一起举报那小子,让他降成学徒工!”
贾东旭那叫一个开心,立刻去找熟人串联准备举报陆安。
第二天下午,所有一级工被召集起来进行一次考核。
刘洪生亲自组织考核,拿着样品螺丝说道。
“你们都是一级工,今年或者明年就要进行二级考试。”
“今天测试加工螺丝,选出优秀者参与上面任务。”
“这是样品,你们照着样品做五个,三个达标就合格!”
……
加工螺丝看起来简单,但是对精度要求很高。
特别是厂里老式手动车床,操作过程稍微不注意就会精度不合格。
这一次轧钢厂遇到了难题,上面给他们一批特种螺丝加工任务。
要求精度控制两个丝之内,也就是0.02毫米。
厂里老车床都是北方红毛熊国的二手货,设计精度两个丝,实际加工精度都在三个丝以上。
想要加工出2个丝以内的精度,那要绝对的高手,人机合一才能做到。
但是厂里高手都被抽调去了西北,原本能正常完成的任务现在成了难题。
选拔了剩下的熟练工,还是凑不够加工人数。
为了完成任务,同时也为了培养年轻人才,易中海说动刘洪生搞了一级工考核。
人才要从年轻时候培养,一旦动作成型就纠正不过来。
刘洪生对此深以为然,并且许诺下了重奖:“只要你们通过选拔,完成上面的任务,每个人都能升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