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的。
郑玲也是个爱孩子的,真不为孩子考虑一点?
“小曼有她的路,等她拿到毕业证了我会安排她去护训班,到时候她就跟着我在医院就好了。”
郑玲淡定说着,她的女儿,她当然有安排。
她又不是没能力,要让孩子去受苦。
闻言,何微月心里也酸酸的。
这还真是个好妈。
“我考虑一下,明天给你回复。”
工作的机会难得,临时工也可以考虑一下。
有工作,她也能踏实点。
“不着急,你下周天给我答复就行。”
“如果你不要,我再问问别人。”
郑玲点点头。
这个临时工的名额是新增的,倒不是特别急。
她手上也有定人的能力,给她一点时间而己。
反正这个名额不愁卖,她不要多的是人要。
“麻烦婶子了,我会好好想想的。”
“婶子先看看这些药材吧。”
何微月指向边上放着的麦冬和黄连。
这个才是今天的重点。
郑玲蹲了下来,她拿起麦冬看了看,又看了看黄连,连连点头。
“野生的药材就是比种植的好许多。”
这样的品相可以说是难得。
“市面上麦冬的价格己经八毛,黄连一斤一块五,卖到黑市上价格能翻一倍,不过你的是新鲜的价格是不能比的。”
“这样麦冬一斤五毛,黄连一斤一块。”
她要花时间处理好才能卖出去,晒干还有损耗,高价是不可能给的。
“咱们都是熟人的,婶子说的这个价格肯定是合理的。”
何微月点头,都做了几次生意了,最基本的信任还是要有的。
“那就按这个价格走了。”
郑玲点点头,她就喜欢这样爽快的客户。
那些为了一分一厘争个半天的,她都不想再做下一次生意。
也是因为何微月爽快,她有了临时工的名额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她。
“对了,上次你说的人参呢?”
忙起来她也忘记了。
何微月讪笑一声,“上次卖给闻团长了。”
至于另外两根,现在不怎么缺钱,还是先留着吧。
郑玲听着这话眼里闪过一丝遗憾,不过转瞬即逝。
闻家需要,卖给他也不稀奇。
“真是可惜,下次还要这种好东西,留给婶子,婶子绝对给你个公道的价格。”
她说着,拿起秤称了起来。
“麦冬五斤三两,黄连十八斤六两。”
“麦冬两块六毛五,黄连十八块六,加起来二十一块两毛五,你算算看对不对。”
她称着重量,心中己经算好了价格。
何微月在心中心算一番后,点点头。
“是这个数。”
她算数的时间里,郑玲也己经把钱数好了,两张大团结外加一块两毛五一眼就能看清。
“收好,临时工的事情想好了早些来找我。”
“我就不和你闲聊了,还得回医院。”
她家离医院只有几分钟的路程,跑出来多了也不适合。
何微月点点头,“会的。”
拿着钱,她也回了供销社等着牛车。
那边的纪曜回到供销社的时候己经快到发车的时间了。
路上两人也没有怎么闲聊,只是回到家中,纪曜就停了下来,清了清嗓子。
“微月,我有个东西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