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继续作战。
休息室里气氛一片凝重。
林笙没有急着批评任何人。
而是先走到吴宇身边。
蹲下来用极低的声音对着他的耳朵快速地说了几句话。
吴宇一开始有些愕然。
但很快他眼中的迷茫变成了坚定,用力地点了点头。
随后林笙站起身。
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现在,每个人,都把接下来我说的这套最简短的交流暗号给我死死地记在脑子里!”
他的表情无比严肃。
“本来,我不想用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
“但吴宇还需要更多的锻炼,去学会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指挥。”
“所以,为了不在今天的团队赛上被对面剃个光头,我们就先用这种方式应急。”
他深吸一口气。
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
“接下来,所有人,仔细听吴宇的口令!”
“这些口令都很简单,就是一个词,或者一个数字,但是它们可以互相组合,千变万化。”
“所有人,用你们最快的速度去适应!”
其实,这一套口令。
林笙之前就和吴宇一起私下编排好了。
这本就是一套备用方案。
就是为了用这种取巧的方式。
让他能先适应指挥官这个角色。
建立自信。
本来。
他想让吴宇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尽快适应指挥。
但是现在看来。
面对这种业余级的比赛,他都做不到。
那么短时间内让他去适应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套口令的逻辑很简单。
就是将复杂的战术意图,拆解成一个个最基础的行动单位。
再用简单的数字、颜色、方位词进行排列组合。
形成特定的指令。
比如。
“红色,三点,豹袭”。
就代表“尼娜,向三点钟方向,使用豹袭战术突击”。
“蓝色,后撤,B点集结”。
则代表“所有人,向B点位后撤集结”。
这种指令方式很高效。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核心的信息。
但它的局限性也很大。
仅仅限于在这种节奏相对较慢的业余比赛中能起到奇效。
在瞬息万变的职业赛场上,这种简单预设好的指令。
是完全无法囊括千变万化的战局的。
一名顶级的指挥型选手,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指挥逻辑和清晰的口才。
能够临场应变。
用最精准的语言描述最复杂的战况。
这也是对一名指挥官非常重要的一种试炼。
而这,是周毅的强项。
当初也是靠着这一手无与伦比的战场指挥,让魔术师铩羽而归。
霍祈明显不太擅长这种需要动脑筋记东西的事情。
她愁眉苦脸地记了半天。
也只记了个大概。
其他几人倒是没什么问题。
很快就将这套不算复杂的暗号记了下来。
包括尼娜。
她甚至觉得很简单。
她表示。
和学习汉语时的考试比起来,这种简单的速记短语,简首就是小菜一碟。
十分钟的暂停很快结束。
战斗再次开始。
“蓝色,收缩!以苏依为核心!”
回到赛场的瞬间。
吴宇的声音就在队内频道中响起。
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却异常坚定。
所有人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始行动。
向着苏依的位置靠拢。
原本散乱的阵型瞬间变得紧凑起来。
场面开始有所好转。
但效果也并不明显。
因为大家在听到指令后,都还需要短暂地停顿一下。
去思考这个指令代表的具体战术。
可即便如此。
也总好过之前像无头苍蝇一样各自为战。
逐渐的。
在吴宇越来越熟练,短平快的口令指挥下。
他们的配合也越来越流畅。
从一开始的需要思考,到后来几乎变成了肌肉记忆。
吴宇的指令一下。
所有人就能立刻做出相应的战术动作。
他们不再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