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龟兹·安西大都护府·“经纬阁”(新建机要档案库)**
**时间:遣使令发出后一月**
“经纬阁”内弥漫着墨香与纸张特有的气息。-求~书_帮- *首,发!一排排高大的紫檀木架整齐排列,上面分门别类地放置着无数卷宗、簿册、地图。数十名精干的书吏在崔琰亲自监督下,正进行着一项浩繁而意义重大的工程——首次全面梳理安西大都护府实际控制疆域内的军政民经数据。
崔琰站在一张巨大的条案前,案上铺满了正在汇总的图表。他手持朱笔,对照着各地陆续送达的奏报,声音沉稳地念着,旁边书吏飞速记录:
“**军:**
* 安西西镇(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常备镇戍军:步骑合计八万七千。
* 河中暂置‘昭武军’(粟特、突厥归附兵):二万二千(驻撒马尔罕、布哈拉)。
* 河西(含凉、甘、肃、瓜、沙):神策‘虎贲’、‘豹韬’及团结兵,合计五万五千。
* 陇右(鄯、廓、河、洮、岷等新附州):驻军及团结兵,三万三千。
* 吐蕃五府驻军:‘龙骧’一部、‘鹰扬’一部、神策一部、剑南兵、新募府兵,合计八万八千。.微-趣·暁/税_枉? `已^发¨布,蕞+欣-彰_结`
* 象泉河前沿(沙陀烈部):‘龙骧’主力、安西镇戍军一部,三万五千。
* **总计:** 常备、镇戍、团结兵员,约三十万。马匹:驼马、战马合计二十三万匹。‘星火’各型炮:六百七十门。‘雷火箭’、‘铁雨’储备充足,然火浣石消耗甚巨,需广辟矿源。”
“**政:**
* 首辖州府:安西西镇、河中昭武州(撒马尔罕)、康居州(布哈拉)、河西五州、陇右新附八州、吐蕃五府。
* 羁縻州府:帕米尔诸国(待遣使确认)、北庭(回鹘)、西州(高昌回鹘)、伊丽河谷(镇北都护府)。
* 官吏:汉官六千七百余(含长安、川滇派遣),胡官(粟特、突厥、吐蕃归化)三千二百余。府、州、县三级架构己覆盖核心区。”
“**民:**
* 汉民(含军户、移民):安西约西十五万户,河西约六十万户,陇右新附约二十五万户,吐蕃五府新编户(含汉移民)约十五万户,河中约十万户(多为商贾工匠)。\山.叶\屋! *庚_鑫¨蕞`全¨**总计约一百五十五万户,口近八百万。**
* 诸胡(粟特、突厥、回鹘、羌、吐蕃等):户数远超汉民,具体尚在编户统计中,估测不少于三百万户。推行《废奴令》、《劝学令》后,新增‘唐民’数量巨大,尤以吐蕃、河中为最。”
“**财:**
* 岁入(含赋税、商税、矿产、战利品):折合铜钱约一千二百万贯(主要依赖河西、河中商路及安西玉石、战马贸易)。
* 岁出(军饷、官吏俸禄、屯田水利、工坊营造、抚恤赏赐、羁縻赏赐):约一千五百万贯。
* **亏空:** 约三百万贯,依赖历年积蓄及战争缴获填补。开源(拓展商路、新辟矿源、提高屯田效率)与节流(精简非战兵员、优化吏治)为当务之急。”
崔琰放下朱笔,看着汇总的数据,眉头微锁:“王爷,疆域辽阔,养兵甚重,尤其是‘星火’炮及火器耗资巨大。河中虽富,然新附未久,赋税体系未全。吐蕃之地,更需长期输血。这财赋亏空……恐难持久。”
李琰负手立于巨大的西域舆图前,指尖划过龟兹、河中、逻些、象泉河……最终停留在代表财赋亏空的数字上。舆图上,新标记的“丝路耳目”据点如同星辰般散布在西方诸城。
“财富的匮乏,既是由于疆域辽阔、兵力强大所导致,也是开拓进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李琰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在陈述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丝路耳目’所探查的,不仅仅是军事情况,还包括商业机会!粟特人擅长经商,我们可以让米罗斯广泛招募那些善于经营的胡商,组建‘安西官商’,专门经营玉石、骏马、香料、丝绸等利润丰厚的商品。凭借官家的力量,实行垄断经营,获取高额利润,以此来补充国家的财政开支!”
他猛地转过身来,目光如刀般锐利,首首地盯着众人,“至于节流方面……传令给各镇戍军:在非战争时期,三成的精锐部队进行操练和备战,七成的兵力则轮流去屯田、修路、开矿!‘惊雷都护府’的匠营,除了要研制军械之外,还需要承担制造农具和器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