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敕封一品公侯 > 第118章 莫侍郎

第118章 莫侍郎

“我能尝一点点嘛?”阿山伸出指尖比了个“一丢丢”的手势,一双圆眼可怜巴巴地望着秦渊手里的酒坛。?兰_兰+闻^学_ ?已?发¢布+最`欣¨蟑!踕+

秦渊“啪”地扣上封盖,没好气道:“毛丫头片子,成年了再说。”

“哼。”阿山撅了撅嘴。

“阿闵,这酒是怎么酿的?竟这般香。”沐风望着那酒坛,忍不住问。

“这个先不细说。”秦渊晃了晃手里的小盅,抬眼道,“若这一盅卖五十两,你觉得如何?”

沐风闻言一惊:“五十两?这也太贵了!长安最金贵的‘烧春’也不过十两一斗。若定价二三十两,那些嗜酒如命的酒国神仙们,或许还会掂量着尝尝。”

“当真太贵了?”

“真的太贵啦!”阿山抢着接话,小大人似的扳着指头,“五十两能买一千石粮呢,便是灾年也能换五百石!你卖这么贵,保不齐有人要挑刺儿。”

(此处物价,参考唐贞观年间平准局记载。)

秦渊略一思忖:“那就三十两。”

沐风点点头:“这个价,勉强说得过去。”

秦渊忽然凑近,压低声音神秘道:“这可是真正的粮食精。将来,咱们就靠它发家,在长安置个大宅子!每日咱们吃香的喝辣的。+1_8+0~t·x-t~..c_o\m,”

阿山立刻撑着下巴,眼睛亮晶晶的:“前几日莫小姐和崔九娘让人送了冰窖的兑票来,两家加起来有七百多两呢!要是再添上这酒的利钱,说不定一年能挣万两银子!”

“一年万两?”秦渊似笑非笑,“目光何不放长远些,我要的,是一月万两,一年万万两。”

沐风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忧色:“阿闵,你可知长安城里的银钱就那么些?若都往你这里涌,国库自然就空了。到时候赈灾的粮款、前线的军饷,从哪里出呢?”

她声音低了些:“钱太多并不是好事,够用即可。”

好吧,这就是封建社会讨厌商贾的原因,他们认为钱是有数的,你处多,别处就少,不懂的钱生钱的道理,自然也不懂流动才能产生效益的道理,所以商贾善于谋利,其实是钻国家的空子,遇到灾年与战事,国库入不敷出,所有的巨商都是朝廷待宰的羔羊。

“好像不是这样吧?”阿山歪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发梢,眼神里满是困惑,却又带着孩童特有的通透,“做生意难道就是把别人的钱抢过来吗?我瞧着不是的。你看地里的菜,一茬茬长出来,那是新的东西,我们拿铜钱去买,这钱换的是新产的菜呀。”

她顿了顿,忽然拍手道:“要是大家都觉得种菜能挣钱,一股脑多种了,菜多了,手里的铜钱不够买了,官府自然会多造些新钱出来呀。\看?书′君^ ?无¨错?内_容¢再说还有兑票呢,一张纸就能当好多铜钱用。”

她仰着脸,认真道:“我觉得呀,钱是会生新钱的,就像种下的种子能长出更多粮食,做生意应该也是这样,不是抢来抢去,是能变出更多东西来的。”

“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沐风在她头上拍了拍。

“哦。”阿山拿起一串青提蹦跳的跑了出去。

阿山这番话听似稚嫩,落在秦渊耳中却如惊雷炸响。她用最朴素的道理,道破了货币流通与市场增殖的本质。

秦渊望着阿山纤细的背影,一时竟怔住了,这等认知,真会出自一个古代婢女之口?

他忽然忆起,阿山对数字向来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更熟稔诸多原始的物物交换逻辑——譬如几颗鸡蛋可抵一只羊腿,一只羊腿又能易三只活鸡,这类等价交换的换算,她总能不假思索道出。

莫非,她竟是天生的金融天才?

若让她接受现代的金融教育,将来或许能够耍的太府司那群精于算计的官员团团转。

更大胆些设想,倘若她能习得现代金融理论,以古代为土壤,或许真能构建起一套足以影响国本的金融体系。届时,国帑的调度便可另辟蹊径,于无形中实现高效运筹,且能做到缜密无迹。

这般念头闪过,秦渊看向阿山的目光不禁多了几分审视与深意。

“最近莫先生怎么没动静了?”

沐风摇了摇头道:“我也有段时间没有她的消息了,阿闵如果有事,可以首接上尼山。”

秦渊忽的想起那天早晨崔伽罗梨花带雨的模样,面色不自然道:“算了,孤男寡女的像什么话?”

“莫先生应该不介意,从小家主将她当男孩子养的……”

江宁城两个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