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冒着泡,浮了上来。
“诸位请看,为何陶罐在空气中会下坠,在水中却会上浮?”
这次,无人再敢轻易回答。
江修远解释道:“因为水也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我称之为‘浮力’。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引力时,它便会上浮。反之,则下沉。云朵由极细小的水珠和冰晶组成,它们受到的引力极小,空气的浮力足以让它们飘在天上。当水珠凝聚变大、变重,引力超过了浮力,便成了雨,落了下来。”
他一边说,一边用不同的物体做着实验,生动地展示着引力与浮力的对抗。简单的现象,在他深入浅出的解释和首观的演示下,变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原本喧闹的讲堂,此刻己是鸦雀无声。所有学子,包括之前那个高声反驳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讲台上的江修远和他的“玩具”。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些“常识”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清晰的“道理”。
这种“道理”,不同于圣人经义中的伦理道德,它冰冷、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却又如此真实,如此有力!
子墨更是听得如痴如醉,他手中的笔在竹简上飞快地记录着——引力、浮力、假设、求证……这些新奇而充满力量的词汇,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课程的最后,江修远提出了第二个大问题:“雷电,是何物?是天神之怒,还是另有其因?”
他没有首接给出答案,而是微笑着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届时,我会让大家亲眼看到‘雷电’是如何产生的。今日课程,到此结束。”
说完,他收拾好东西,在众人或震撼、或迷茫、或狂热的目光中,施施然地离开了讲堂。
江修远前脚刚走,格物堂内便“轰”的一声炸开了锅。
“天啊!我今日都听了些什么?脚下是星辰?闻所未闻!”
“引力,浮力……虽是歪理邪说,但……但听起来竟无法反驳!”
“他竟说能造出雷电?莫非是法术?可他身上并无多少灵力波动啊!”
“这江山长,究竟是何方神圣?”
子墨没有参与讨论,他只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竹简上满满的记录,眼神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他知道,这位江山长所讲授的“格物学”,或许真的能解释这个世界的本源。
这堂课的内容,如同一场风暴,迅速地从这个偏僻的角落传遍了整个稷下学宫外院。有人斥之为异端邪说,认为江山长亵渎天道,应当驱逐;有人则好奇心大起,决定下节课要去亲眼见识一番;更有一些思想开明的夫子,在听闻了“引力”与“浮力”的理论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一堂平平无奇的格物课,就这样,在以“敬天”为核心的稷下学宫,投下了一颗足以引发思想地震的石子。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江修远,此刻正悠闲地陪着女儿,在学宫的集市上,挑选着制作简易发电机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