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人间无限 > 第十章 傲视长空

第十章 傲视长空

还不是成刚心目中理想的太空战机,因为它的速度还达不到第一宇宙速度,飞机上相应的太空作战支持系统也还没有成熟,不能真正摆脱地球的引力走出太空。

自中国的神州六号成功载人登上月球之后,中国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为航天强国,现在又有星宇实验室在材料工程方面的突破,更使得中国的航天技术在许多方面超出了美国。

tk-10已经脱离了以前的战斗机设计思路,它将彻底改写争夺制空权的空战模式,由于以前中国战斗机的发展一直受到发动机技术的制约,所以无论怎么努力也一直没能跟上美国的步伐,tk-10的出现将结束这种局面。

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老师是前苏联,从技术角度讲,前苏联早期的发动机本身在一些方面就不如美国,存在体积较大、加工较粗糙、使用寿命较短、耗油率高等缺点。

中国航空发动机从仿制前苏联发动机起步,也几乎同时继承了这些发动机的所有缺陷,当时中国歼击机的发动机大修周期大约是400个小时,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动机检修周期一般都大于4,000小时。

知道不足的中国航空工业倾力消化、吸收、改进西方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技术,而此时,国际上更先进、更经济、更稳定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又诞生了,并立即成了航空界的主流,中国航空工业又不得不紧跟涡扇发动机的脚印。

此后这种过程一直在重复,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依然还存在十年左右的差距。

美国人就此评论说:“中国人缺少的并不是制造能力,他们十分出色地进行着循规制造、手工与机器相结合的生产和小批生产,他们所没有掌握的是现代化连续生产流程、精密自动设备技术以及其他组织方面的经营管理技术。

当然,这种情况也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得到极大的改善,中国的发动机生产技术正大踏步地赶了上来,不过,这种差距是无法通过duli的、逐步提高的办法,或是通过引进一些样板机进行改进研究等方法就能够彻底消除的。”

对于美国人这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国人已经习以为常,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也确实在后面追赶的很无奈。

星宇实验室在材料和能源等瓶颈技术方面的突破,再加上航天工业的迅速发展,促使中国的战斗机设计人员决定抛开以前的思路,设计制造太空战机。

其实,类似的高超音速飞机,美国几年前就已经实验成功,但至今只有少量类似飞机作为高空无人侦察机投入使用,主要是因为:飞机的加速度太大、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难以cāo控飞机的战斗飞行姿态等原因。

tk-10应用了几项关键技术,使它成为适用化的太空战机,其中最突出的两项应用技术,是使得tk-10远远超出美国高超音速飞机的关键。

其中一项是飞机的机体材料,这是一种星宇实验室和中国航空材料研究员联合研究,依据成刚的质能理论,人工合成的划时代航空材料,他们称之为“热电磁钢”。

热电磁钢能够将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就好像压电陶瓷材料可以将压力的动能转换成电能一样,只要能及时疏导转换的电能,这种材料就能承受一万度以下超高温,具有极为出色的隔热、抗热性能。

而同时热电磁钢的硬度也几乎接近金刚石,它的另一个特性是吸纳电磁波,能够将电磁能逆转为热能,也就是说这同时还是一种隐形材料,热电磁钢的加工也只能利用这一特性进行,通常的熔炼和切割方法显然对它是不适用的,它只有在超强的电磁环境中才能够被切割和锻造。

而另一项关键技术是超导反重力装置,安装在飞机腹部的反重力装置能够根据地球引力的大小产生一种反作场,使飞机的起飞重量减少到实际重量的百分之四十,这使得飞机起飞所需的动能大幅度减少。

tk-10采用了高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这实际上是一种火箭发动机技术,这种引擎能使飞机以超出音速8倍的速度飞行。

这种引擎工作时,由氧化剂装置自动从空气中析出纯氧,点燃喷射的氢气,产生强劲的推力,只有在大气层外围飞行时,才需要使用自带的氧气工作,加上使用了反重力装置,发动机所需的燃料大大减少。

不过,成刚最不满意的也就是发动机,按成刚的设想,要成为真正的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