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香去
晚饭时,林岚舀了半瓢细面,烫了一半,温水和了一半,又加了几大勺蜜糖,揉匀,擀成薄薄的片,切成菱形,放在八成热的油锅里炸,不一会儿,就得了大半盆金黄喷香的面果儿。薪纨??鰰占 冕沸悦黩林夕喜得差点蹦起来,直道“姐姐最好”,听得刘氏都吃了醋。
一家三口也没炒菜,就着中午剩下的粥,简单吃了一口就洗漱睡下了。
第二日,刘氏早早爬了起来,做好了饭菜,带着儿子女儿草草吃了一口,就拎着准备好的篮子打算出门去,林岚追问她要去何处,她却支支吾吾不肯明言,林岚也就没有再问,自己这娘亲的脾气,她可是极清楚,重规矩又守礼,如何气怒都不肯说人半句污言,所以也不必担心她会做什么糊涂事,这几日她常眉头紧皱,不知在忧心什么,出去散散心也好。
于是,她送了林夕去学堂,就用肩头驮了嘻嘻哈哈的五个小娃,去花窖料理那些花草。
再说,刘氏一路出了村,三里外就是官道,横穿过去,再走不到七里就到了清风山脚下,山上有座香火旺盛的尼姑庵,依山取名,叫做清风庵。′s′y?w?b+o~o!k..,c,o*m_
庵主是位曾云游过整个大元国的得道师太,五年前落脚在清风庵清修,收了十几个徒弟,平日也接些法事,在翠屏城周边百里极富盛名,她心心念念的就是想去那里求道符纸回来,驱去女儿身上沾的“不洁之物”。
结果,这一日天气太过晴好,村里各家田里的活计也都做完了,大姑娘、小媳妇儿们禀明娘亲和婆母,就结伴同去清风庵上香,美其名曰求个风调雨顺,长辈康健,其实不过就是借机出去游玩,透口气。
刘氏出村时正与她们碰到一处,其中就有前院刘二婶家的大媳妇儿惠娘。惠娘天生眉眼带笑,平日又热情勤快,在村中女子里极有人缘,刘氏与她相处也好,见了面自然要打招呼,惠娘就上前拉了她笑道,“林嫂子,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刘氏见得她们篮子里都有些香烛之物,猜到她们必定也是去清风庵,心里不愿与她们同路,就想着扯个借口,改成明日再去。
可惠娘身后一个穿着浅红衣裙的姑娘眼尖,看到她篮子露出的两支黄香,就打趣说道,“林嫂子篮子里有香,自然是与咱们一样,都要去观里拜观音娘娘了,难道还能去锄地不成?”
惠娘作势伸手去掐她,“死丫头,你这是笑话我眼拙啊。¥小?说¥|¢宅=_ ¥?更*·新2|最-快3a(”
那姑娘笑嘻嘻的躲去一边,惠娘就着挽了刘氏,“走吧,林嫂子,咱们一起赶路,大伙儿说说话,也不觉得累。”
刘氏无奈,只好应了。
一路上,女子们说针线,说家里孩子,说嫁妆,极是热闹,不时齐齐笑出声来,惊得路边偷食庄稼的鸟雀,展开翅膀扑簌簌飞上了高空。
刘氏从小没有母亲,刘父毕竟是男子,不好教女儿什么,就拿了女戒出来,让女儿诵读,直到倒背如流。所以,女戒里的字字句句,刘氏都奉为女子必备的品德,从不允许自己犯上一条。以她这样的性子,如若摊上个恶婆婆,兴许都会被折磨死了,但好在她嫁在了林家,没有长辈在世,夫君又是个和善憨厚的,日子也过的极舒心,就从未多想过,那女戒上的事,对女子是否太过约束,实在是不能完全遵守的。
所以,她听得众女笑得大声,或者说起闺房之事,眉头就越皱越紧。
惠娘多少知道一些她的性子,生怕她说出什么不妥之言,就引着她说起林岚、林夕之事。正巧昨日打架之时,她娘家妹子也在外边看了会儿热闹,见面时说起几句,于是就夸赞道,“嫂子,你可是个有福之人啊,你家小三儿聪慧懂事,学堂里的功课,从来都是数一数二的,说不得以后,他真会考回个状元来。就是你家岚儿也必定能嫁个好婆家,小丫头说话又利落,又干脆,胆子还大,昨日可让那王林家的吃了大亏,连我听着都觉得解气…”
“你说什么?王林家的与两个孩子有何瓜葛?”刘氏先前听她夸赞儿女还觉欢喜,但听到后来,脸色就沉了下来。
惠娘不知为何夸赞孩子,还会惹得她恼怒,于是斟酌了一下词句,说道,“就是昨日午饭时候,我娘家妹子来找我要个绣花样子,说起她来的路上,正遇到王林家的二牛和你家小三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