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简单来说,就是她的意识、记忆、身份认同或对环境的感知出现了明显的割裂感。这可能是她应对极端痛苦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在刚才的催眠状态下,当试图触及某些核心创伤点时,她的反应极其剧烈,瞬间从一个相对平静甚至带点温暖的状态,坠入了极度恐惧和绝望的深渊,这种切换的速度和强度超出了PTSD的典型表现。”
夏飞看着苏御天骤然变白的脸色,语气更加慎重:“苏先生,我目前只是基于这次评估的初步怀疑,还不能下任何定论。但我需要提醒你,小璃的精神世界非常脆弱,也存在着我们尚未完全探明的风险。她现在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任何刺激,哪怕是很微小的刺激,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那…该怎么办?”苏御天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沉重。
“我建议一个月后再带她来进行一次评估。这期间,请务必做到,维持环境的绝对安全和稳定,避免任何可能让她联想到创伤的人或事靠近。提供温暖的陪伴和支持。那位沐小姐对她有着积极影响,可以适当增加她们接触的机会。密切观察她的日常行为、情绪变化和睡眠情况,如果有任何异常,比如突然的性格大变或者对特定事物表现出完全不符合常态的反应,请立刻联系我。”夏飞停顿了一下继续补充
“还有,绝对禁止任何未经我同意的、非专业的干预或刺激,尤其是涉及深度催眠或强行回忆创伤的手段!”
夏飞每一条都说得极其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苏御天用力点头,将每一个字都刻在心里。
嘱咐完苏御天,夏飞目送他小心翼翼地带着苏小璃离开。看着少女单薄得仿佛随时会消散的背影,夏飞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职业性的凝重,有深深的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回到安静的工作室,夏飞坐到办公桌前,打开了自己的加密数据库。她输入了几个关键词:青少年、重度创伤史、解离倾向、快速情绪、身份切换、存在强烈内在冲突
屏幕滚动,最终,一个加密等级极高的档案跳了出来。档案名称只有一个代号:案例 L。
夏飞点开档案,快速浏览着里面记录的,那是属于另一个少女的诊疗记录、症状描述和行为观察笔记。
她的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也越来越沉重。那些关于“内在声音的对抗”、“对特定对象的矛盾情感”、“极度的依赖与极度憎恨并存”、“在安全环境中突然爆发毁灭倾向”的记录…与今天苏小璃在催眠中展现出的那一瞬间的崩溃,何其相似!
尤其是那份关于疑似解离性身份障碍(DID) 的备注,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夏飞心头。
DID,过去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是极端创伤下,心灵为了生存而将无法承受的痛苦记忆和情感割裂出去,形成相对独立“部分”的复杂机制。
“难道…”夏飞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她无法确定,第一次评估的信息还太少。但那份强烈的既视感和专业首觉让她无法忽视。
她拿起笔,在苏小璃崭新的诊疗记录本上,慎重地写下了初步印象:
主要诊断:重度抑郁症(MD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需高度关注:存在显著解离症状(dissociative symptoms),情绪及状态切换异常迅速且剧烈,警惕潜在复杂性发展(如:解离性身份障碍/DID?需后续深入评估验证)。
关联参考:症状表现与“案例 L”有高度相似性(待深入比对)。
写完最后一个字,夏飞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际。她知道,自己接下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那个叫苏小璃的女孩,与“案例 L”相似的影子,夏飞的眼神变得坚定而充满使命感。她必须小心翼翼地靠近,用最大的温柔和耐心,去触碰那冰层之下,伤痕累累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