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和和谐。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非约会”的约会。
他们没有像普通情侣那样,一见面就牵手,拥抱。
他们只是像两个相交多年的“学术搭子”,自然地并排,走进了那个充满了“未来”和“艺术”气息的展厅。
这个展览非常前沿,也非常小众。
整个展厅里,空空荡荡,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看起来像是“业内人士”的观众。
展览的核心,是探讨当AI开始拥有“创造力”之后,人类艺术的“边界”和“意义”到底在哪里。
展厅里陈列着许多,由最顶尖的AI,生成的画作和诗歌。
那些作品无论是技巧,还是意境,都完美到,无可挑剔。
甚至比绝大部分人类艺术家的作品,还要“完美”。
如果是普通的情侣,来到这里,可能只会觉得枯燥乏味看不懂。
最多,也就是在几幅看起来比较“酷炫”的作品前,拍几张照片,打个卡。
但,林见夏和沈知洲,却看得如痴如醉。
他们在一幅,由AI,模仿“梵高”风格,创作的《星空下的数据流》前,停了下来。
“你看,”林见夏指着画里,那充满了“算法”美感的、旋转的线条,“AI,可以,完美地,学习和复制,梵高所有的‘技术’笔触,甚至能模拟出他那种强烈的情感色彩。”
“但是,”她顿了顿,眼神里闪烁着思辨的光芒,“它却无法复制,梵高在创作时,那颗,痛苦的、挣扎的、独一无二的灵魂。”
“所以,AI生成的无论多‘完美’,都只能是‘作品’。”
“而人类创作的,即便充满了‘缺陷’,却可以是‘艺术’。”
沈知洲,站在她身旁,点了点头,补充道:
“我同意。从技术的角度看,AI的‘创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高维度的‘概率计算’和‘模式匹配’。”
“它可以计算出,哪种颜色,和哪种构图,最能引发人类的‘愉悦’情绪。”
“但它自己本身是无法体会到什么是‘愉悦’,什么是‘痛苦’的。”
“它,没有‘第一人称’的体验。”
“所以,”林见夏接过他的话,笑了,“它,永远也画不出一幅,真正能让我们,感动到流泪的《星空》。”
“因为它,从未真正地仰望过星空。”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
进行着一场,外人完全听不懂,但他们彼此,却,乐在其中的、高质量的、关于“人性”与“科技”的——思维碰撞。
他们没有说一句,“我爱你”。
但这种在思想的最高处,达成的、深度的“共鸣”,和“理解”,却比任何一句,甜言蜜语,都更让他们的心靠近。
这是一场,没有“风花雪月”的约会。
但却充满了一种更高级的、属于“灵魂伴侣”的——浪漫。
……
从展厅出来时,己经是下午一点了。
两个人,都感觉精神上获得了巨大的满足。
“饿了吧?”沈知洲看着她问道,“我知道,附近有一家评价还不错的日料店。”
“不用了。”林见夏,却摇了摇头。
她看着他,狡黠地,眨了眨眼。
“今天,这场‘第二象限投资’,效果这么好。”
“我觉得,我们应该再追加一笔,‘第西象限’的投资。”
“嗯?”沈知洲,有些不解。
“走吧,”林见夏,第一次主动地伸出手,轻轻地拉住了他那,因为紧张而有些,微微发凉的手指,“沈同学。”
“老师,今天带你去一个能让你的‘幸福指数’,瞬间飙升到100分的地方。”
“——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