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 第91章 舍本逐末

第91章 舍本逐末

刘备话音刚落,李严主动请缨:“主公,末将愿领兵前往,助诸葛军师与霍峻将军守城!”

刘备洞察李严之才,见其求战心切,略思后言:“既如此,召孔明归,正方,你往助霍峻守樊城!”

博望坡败后,刘备感荆州内部动荡。^墈,书^君- ,庚?鑫*醉-全^

决意召回智者诸葛亮与张飞,以安内部。

李严独守樊城,而诸葛亮之才未展,实为可惜。

李严闻刘备之言,心中暗喜,以为此乃刘备信任之征。

无诸葛亮之制,终得大展拳脚之时。

刘备起身向李严行礼,言辞真诚:“正方,樊城、荆州之安危,皆系于你与仲邈!”

“主公放心!”

“城在人在,只要正方尚存,曹操休想越樊城一步!”李严誓言旦旦。

然刘备听后却轻责:“正方,勿妄言!”

“若樊城难守,应退守襄阳,借长江天险御敌!”

“樊城失可再得,但你与仲邈若失,我何以替代?今后勿复言此!”

刘备之言,令李严动容,抱拳行礼,领命而去。

半日,李严率两万大军,在文聘、甘宁水军护送下至樊城。

霍峻、诸葛亮闻讯大喜。

“正方至此,亮无忧矣!”

“正方,主公有何吩咐?”

虽知李严与自己性格不合,诸葛亮仍表欢迎。

李严笑答:“孔明言重,我只遵主公之命,助仲邈守樊城。/x/i¢a?o~s+h\u~o~g+u,a\i`.`c′o′m!”

出示调令与文书。

诸葛亮略过调令,只看文书。

见刘备调自己回襄阳,摇头一笑,未言。

以其智,刘备之意,己明。

思及此,诸葛亮对李严道:“正方,日后辅霍峻守樊城时,若非万不得己,勿擅出击。”

“那雍凉大都督诸葛牧善捕战机,能击敌之软肋。对付他,最佳策略是……”

言至半途,诸葛亮自嘲一笑。

突觉自己面对三弟诸葛牧时亦常主动出击,今又何颜劝他人。

彼时未知诸葛牧己在敌阵……

然,错终是错。

世人只见诸葛亮明知对手是诸葛牧仍主动出击,终败于博望坡。

霍峻深知战况,不以常人眼光看待诸葛亮。

“孔明,但讲无妨。”

“毕竟,唯有你与雍凉大都督交过手。”

李严见霍峻表态,也未拒绝诸葛亮。

欲知敌我,百战不殆,他渴望听闻诸葛亮与诸葛牧交锋后的心得。

李严虽自信领兵之能,却不敢小觑诸葛牧,与之对阵亦需全力。

面对期待的霍峻与李严,诸葛亮无奈表示:“对诸葛牧,当据城固守,不可心存侥幸。”

“夜袭、焚粮等计,皆不可行。?微?趣¢暁¢税¨王^ ¢蕞^新¨彰/截′哽¨薪\筷-”

“如此,樊城或可无忧。”

李严与霍峻期待妙计,不料诸葛亮却言固守。

李严瞥了霍峻一眼,这对霍峻无妨,但对李严而言,却如空话。

诸葛亮见李严神色,苦涩道:“正方,莫轻视吾言。”

“日后你与诸葛牧交锋自知。”

诸葛亮始终以官职称诸葛牧,以免累及众人。

言己至此,能否接受就看李严与霍峻。

接着,诸葛亮对赵云、张飞说:“三将军,主公命你随我返襄阳。”

“子龙,你意下如何?留樊城还是随我归?”

此言一出,李严与霍峻目光聚焦赵云。

至于张飞,他们不敢奢望。

张飞身份尊贵,非轻易可调遣。

若留此地,以他火爆脾气,更不敢轻易指派。

赵云则给他们留下好印象,性格温和,银甲加身。

面对询问,赵云未首接回应,说:“军师,子龙遵从安排。”

闻言,李严与霍峻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诸葛亮的抉择让众人惊喜交加。

“子龙,你便留守樊城,助正方、仲邈守城。”

“有你在,哪怕敌军猛将如云,子龙之勇,亦足以震慑。”

安排赵云留下后,诸葛亮携张飞与受伤的周仓返回襄阳。

李严、霍峻无解诸葛牧之策,唯有遵循诸葛亮之意,固守樊城。

令人诧异的是,本以为迅速攻陷新野的诸葛牧,却似乎遗忘了樊城,数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