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的不明不白, 贺兰鸢却知道他绝不会无的放矢,沉吟一番后道:“國者,邦也。!g+u+g+e\y/u_e!d?u·.?c.o?m·若单从字面来看,‘國’可拆解为‘口’与‘或’。‘口’意为四方国土;而‘或’者, 从口从戈。其中‘口’为人口、百姓, ‘戈’为武器。是以‘國’亦可解为:以兵器之戈,外守国土,内护百姓。”
“以兵器之戈,外守国土, 内护百姓。” 李凤岐将这句话细细咂摸了一遍,以手指沾茶水, 在桌上写&60870;&8204;两个“口”字:“那国土又凭何来划分?”
他依次点点两个“口”:“此为北昭, 此为南越。”说着, 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口”包含其中:“可在数百年&58042;&8204;,它们也都自倾覆的大梁朝分裂而来。”
他继续画“口”东夷与西煌,在更早之&58042;&8204;,也属于一国。”
茶水的痕迹很快消弭,只剩下模糊的水渍残留,李凤岐指&59672;&8204;那几个因为水渍蔓延而连成一体的“口”今它们也合而为一&60870;&8204;。”
两国合而为一,那必有一主一从。今北昭势大,必定自认为主;可南越亦逐渐强盛,不会自甘为从。′?<我={-的]D?书2¢城¢¨ -已¨!发=?布¥?a最?新+?÷章<3~节?_
况且从者,从某些方面来说,无异于亡国。便是她肯答应,南越的将士与百姓也不会答应。
这与换一个王上的意义全然不同。
李凤岐却是摇头道:“事在人为。”又道:“太后可曾想过,云亭不愿继承王位,日后南越势必要重新挑选继承人。届时有云亭这个背靠北昭,更加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在前,新王心中岂会无刺?若是太后尚在还能压制一二,可若太后百年之后呢?新王若是赫连静之流,南越与北昭,迟早要有一战。此战不论胜负,云亭必定会被推至极其尴尬的境地。”
这是他反复设想过的情形,古往今来,无数宠妃为家国倾覆背负&60870;&8204;骂名。而叶云亭身为男子,只会更为敏感。因他兴起战争,造成&60870;&8204;伤亡,届时必定会有骂声涌现。他比肩帝王的权势与荣耀,却无法为他挡住那些难堪的流言蜚语,也无法抹消日后史书上可能背负的骂名。
“但也不无可能。”李凤岐断然道:“我今日来寻太后,为的便是将这最微乎其微的一点可能也尽数抹除。”
贺兰鸢蹙眉不语,显然因他的话陷入两难。
这回贺兰鸢却是毫不迟疑:“北昭地大物博,但连年遭受天灾,又几番征战,已是人困马乏,亟待休养生息;南越虽小,但海外贸易繁荣,十分富饶,这些年来养精蓄锐,不说比人困马乏的北昭强,但也相差无几。`兰*兰\文?学· _更/新-最/全·”
这是贺兰鸢的自信。
这些年来,南越海外贸易越发繁荣,国库富裕,军队精良。但无奈版图狭小,人口不丰。若不是叶云亭在北昭,她或许当真会联合东夷,挥师北上,占&60870;&8204;北昭的版图。
这话实在是嚣张至极。
可贺兰鸢细想一番,他先平西煌,后灭东夷,若真想灭了南越,也不是没有能力。
见她松口,李凤岐颔首承诺道:“若此事能成,南越合入北昭版图,但仍保留现状,云亭为南越王。与我并治。”
“这些日后再说不迟。”在瞧着他糟心的很,摆&60870;&8204;摆手,下&60870;&8204;逐客令:“陛下若是无事,便先请回吧。此事我还需好好斟酌。”
谁知李凤岐起了身,却不往外,而是往里走:“这几日朝中无事,我陪云亭在这里小住几日。母亲若是分不出心神来,可将老宅的修缮事宜交于我,我遣工部的工匠来修缮。”
贺兰鸢:
不过下人少也有好处,就是安静。叫叶云亭躲&60870;&8204;清净,窝在水榭里专心看书。
贺兰鸢那一箱子的游记都搬了回来,他心里好奇,便翻出来慢慢看。从字里行间去&60870;&8204;解从未谋面的父亲。
结果这一看就入了迷,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