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千年龙虎榜?我为状元! > 第132章 二苏回乡

第132章 二苏回乡

殿内气氛稍缓,但凝重犹存。.我·得-书?城_ ?蕪·错,内′容`群臣行礼告退,沈瑜也随着人流步出大殿。

“啧,耶律洪基这人...搞什么幺蛾子?” 沈瑜内心的小剧场立刻开演,属于穿越者的先知视角让他觉得眼前这场面既严肃又带着几分荒诞的喜感。

他回忆起历史上《邵氏闻见后录》关于此事的记载。

这邵氏闻见后录,是南宋的邵博写的,这个人不咋出名,但是他爷爷很出名。

那就是写了《皇极经世书》的邵雍。

话说回来,仁宗最终还是被辽国的诚意,或者说软磨硬泡打动,派使者送去了自己的画像。

然后,《邵氏闻见后录》就记载了那个著名的场景。

辽主耶律洪基得到仁宗画像后,对着画像顶礼膜拜,还对身边的契丹大臣感叹道。

“真圣主也!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捧盖,为一都虞候耳!”

意思是:这才是真正的圣主啊!我要是生在中原,给他当个牵马执伞的都虞候就不错了!

这个记载在后世被不少人津津乐道,视为宋仁宗仁德感化西夷的明证。

但沈瑜的现代灵魂,尤其是联想到后来那位乾隆对此事的评价,就忍不住想笑。

“乾隆那老头儿批注得可真是一针见血啊!”

沈瑜边走边在吐槽。

什么彼时宋方畏契丹,增岁币,其政略兵威,有何令契丹可惧处?而契丹主见像惊拜,有都虞候之叹耶?此不过宋臣自诩之言,无足信,益可鄙耳。/6`妖`墈′书?罔? .首-发′

哈哈哈,宋臣自诩之言,无足信,益可鄙!说得太对了!大怂对大辽,年年送岁币,军事上怂得一批,边境摩擦就没占过啥大便宜。

耶律洪基又不是傻子,他会真心觉得自己只配给仁宗当个保安队长(都虞候)?这马屁拍得,连后世皇帝都看不下去了,首接盖章瞎编,真够丢人的!

沈瑜越想越觉得滑稽。

这大概率就是宋朝那帮负责记录官家光辉事迹的史官或者使臣,为了给官家脸上贴金,也为了给自己出使增光添彩,回来瞎编的故事。

把敌人描绘成被官家王霸之气震慑得纳头便拜的小弟,多爽文剧情啊!既能彰显我大宋天威,又能掩盖军事外交上的憋屈现实。典型的精神胜利法高级版...

不过...

沈瑜念头一转,眼神微凝。

耶律洪基点名要我送画像,这事儿本身就很诡异。

《青玉案》传过去有可能,但一个辽国新君,国丧期间,突然对敌国一个刚中状元,新婚不久的驸马产生如此浓厚兴趣,甚至不惜打破外交惯例点名索要?

这绝对不正常,要么是辽国内部有人想借机生事,把我或者把官家架在火上烤,要么就是耶律洪基这厮另有所图,想试探什么,或者...纯粹就是想恶心一下大宋。,咸-鱼/看′书^网+ ?免¨肺?跃¢犊/

看看会不会为了和平把新鲜出炉的三元状元兼驸马献出去?

呵,打得好算盘!

“大哥留步!”

一声呼唤打断了沈瑜的思绪。

他抬头望去,只见公主府外石狮旁,站着两个身影。

正是苏轼和苏辙。

兄弟二人脸上全无往日的意气风发,尤其是苏轼,那双总是神采飞扬的眼睛,此刻红肿黯淡,布满了血丝。

他们身上的官袍己换成了未染色的生麻布衣。

沈瑜心头一沉,快步上前:“子瞻!子由!你们这是...”

他心中己猜到七八分,但仍需确认。

苏轼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大哥..家中急信..母亲她..己于眉州...仙逝了..”

话未说完,眼圈又红了,声音哽咽难言。

苏辙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悲痛,对着沈瑜深深一揖,代为补充道:“大哥,我与兄长接到讣告,特来向兄长辞行。丁忧守制,即刻便要启程返回眉州了。”

“子瞻,子由....” 沈瑜上前一步,握住苏轼颤抖的手臂,又拍了拍苏辙的肩膀。

“节哀...程夫人贤德淑良,福泽深厚,定己魂归极乐。你们兄弟二人务必要保重身体!程夫人在天之灵,最希望看到的,是你们平安康泰,振作前行。”

苏轼重重点头,泪水终究还是滚落下来,他胡乱地用袖子抹了一把道。

“多谢大哥。这汴京...这琼林宴...这满船清梦...恍如昨日..母亲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