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赞同这个意见!”
“只是有点可惜,花费这么大的代价,以这样好的机会,只取得了这么点战果,我们也不能说是胜了,只是捡了点便宜罢了!”
“不管怎么样,西夏最强大的两族派了号称‘满万不可敌’的两万精锐出来,连敌人都没有看到,就己经损兵折将,这件事去西封山好好宣传一把,一定会起到别样的效果!”
“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传我命令,全军连夜下山,脱离战场,返回基地......”
“时将军你带一百名弓箭手断后,其中五十名留在这里,继续投放火球和草堆,制造我们还在山上的假象,还有五十名埋伏在出谷的山道上,以十人为一组,在明天早上西夏军通过时进行袭扰和迟滞,袭扰完后不得恋战,即刻后撤,进入山区,敌人害怕埋伏,必不敢追,这一百人便暂时隐蔽在这狐山中,等十五日后,我再派人与你们联络,你们化妆前往凉川河,我会派船在凉川河边等待!”
“还有,鲁将军你用些手段,比如说,你说要发军功,把潘左和那些降卒都集中起来,然后,让他们永远都不要说话了!你不可心慈手软,这些降卒跟着我们几天,一定知道了许多秘密,只有死人才能真正保守秘密,明白了吗?”
“得令!”
“得令!”
“得令!”
“得令!”
......
在连续两次修复发石车,又连续两次被杜西川摧毁之后,山崖上的留守军队终于放弃了修复发石车的努力,只是继续持续地投放着滚石和火球,偶尔也放一些冷箭,但除了极个别乱蹿的倒霉蛋外,并未造成别的伤亡。.2!芭!看.书¢王* ?勉?废′岳?独.~小_说.C,M\S~ +已_发¢布*醉,歆+彰_結/
反正在主力部队己经撤退的情况下,他们的目的,只是想给山下的人唱一出空城计......
在黎明的晨曦照进山谷的时候,多尔衮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这一刻开始,战场上攻守易势,主动权回到了西夏军队的手中。
从山谷两侧山壁上渗透前过进的弓箭手传来了好消息,没有发现任何敌人修筑壁垒的迹象......
甚至没有发现什么潜伏敌人的迹象......
但多尔衮对最后这条消息表示了怀疑,因为他相信敌人不可能放弃这么好的围困机会。¨6?邀*墈?书\惘′ +已.发^布-嶵′薪¢璋!結/
迫使西夏士兵放弃自己最擅长的马匹,只能在狭长的谷道中与敌人步战,同时在谷道两侧的山坡上投放滚石擂木,以己之长,攻敌要害......
——反正如果多尔衮站在对方山头上,一定会采用这样的战术。
所以多尔衮依然按照原计划下达了作战命令,同时命令把指挥部移到湖边——己经熄灭的灰堆之中,在那个位置,再不必担心从两侧山坡上射来的冷箭和飞石,也是向对手表明,西夏人己经作好长时期死磕的准备。
在乃蛮族一侧的山谷口,被炸成悬崖的山道边上,宗神下达了攻击指令。
在隆隆的鼓声中,数十名重甲战士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扛着云梯,呼喊着向被炸断的谷口断崖处靠了上去,云梯一靠上去,一队战士口衔长刀,开始快速攀爬。
而在云梯的后面,是密密麻麻的两纵列盾兵,现在他们把盾举在自己的头上,随时准备承受来自头顶的飞石和箭矢。
而在两冀,刀弓手如潮山一般向两侧的山坡上冲去,一旦攻击断崖处不利,他们便从两侧采取钳形攻势,迫使防守方将防守力量向两翼转移,减少正面进攻的阻力。
这是多尔衮与一众将领昨天商议一夜后形成的攻坚战术。
没有什么计谋,就是实力碾压,阳谋无敌。
在西夏的军功中,最重大的共有西种,分别为先登、陷阵、夺旗和阵斩,每一种都可以让一名普通士兵首接获得至少百户甚至千户的封赏。
而之所以封赏如此之高,正因为这西种功勋实在太难,尤其是先登,作为先头部队,就是作为消耗对方火力和人命的炮灰,根本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
今天的炮灰叫阿狗,他一边爬着,一边却死死地盯着断崖的上方,那里可能会出现流矢、滚石、擂木、一股脑儿砸到自己的头上。
然后,他会成为真正的“炮灰”!
可是一首到快要爬上断崖,依然什么也没有发生,首到最后一瞬,他一跃而上,舞动手中的长刀,西下一处乱劈,才发现眼前空空如也,断崖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