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屋内便已经收拾整齐,许舒窈又单独唤了巧薇到身前。·9*5·t`x?t...c\o!m*
陈氏今日闹了个没脸,回去后肯定还会招巧薇到锦华堂过问事情经过。
“你就说是我自己发现的,我见了那封邱公子的信,以为是旁人害我,便换成了别的。”许舒窈吩咐道。
巧薇自是点头应是,面上已经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二夫人让她把信放在表姑娘的房中,虽然她吩咐是偷偷地放,但巧薇还是觉得姑娘有知晓的权利。
她固然可以不说,但若是姑娘自己发现了呢?
那二夫人是不是就不应该怪到她的头上?
人心都是肉长的,表姑娘对这些下人宽厚,巧薇平日自是看在眼里。
她不想离开霁云斋,亦不想攀上枝头做什么姨娘。
好在她没有完全听二夫人的话,若是今日邱公子的信被二老爷看到,不但姑娘颜面扫地,她这个伺候的丫鬟又岂能讨到好?
巧薇之前就深知这个理,再加上表姑娘平日积福深厚,才有了今日的化险为夷。
尽管事情曝露,很庆幸的是许舒窈并未让她在自己与二夫人之间做出选择。
巧薇无法选择,只能小心周旋,或许表姑娘也是知道这一点吧!
果然不出许舒窈所料,陈氏没有直接问她,而是招了丫鬟过去问话。?k,s·w·x*s_./o?r.g^
当她听到那封信开始就被萧谨荣换了时,脸色也是苍白一片。
那位邱公子,外甥女儿不知道,陈氏却是知道的。
这邱公子可是位风流客,平日里就惯爱撩小娘子,是个见一个就爱一个的主儿。
偏这样的人还有几分文采,能作几首歪诗,其老子又是当今圣上颇为看重的豫章王爷。
京中不少好人家的闺秀都被这邱公子骚扰过。
知道里头还出了这样一番变故后,陈氏便不再追问这个丫鬟了。
反正错都赖在那继子身上。
不过,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外甥女儿并不如表面那般乖顺就是了。
陈氏一时间有些心灰意冷,怨老天爷不公,没让她生个儿子傍身。
她在这边自怨自艾,连吴妈妈进屋也不知道。
吴妈妈看到二夫人竟是拿了酒在屋内自斟自饮,忍不住劝道:“夫人!你可得保重自个。两位小娘子还要指望您呢!”
陈氏也不看她,“二老爷去了赵氏那里?”
抬头见吴妈妈欲言又止,不由嗤道:“我就知道。′s~o,u¢s,o.u_x*s\w*.?c?o.m!”
说完又斟了一盏酒,吴妈妈在旁边苦口婆心地劝:“夫人可别再喝了,都到了这节骨眼上,您怎么还只顾着置气呢?二公子想娶谁便让他娶谁,依老奴看,这京城的小娘子,还真少见到像表姑娘这样儿的。虽然身世差了些,但模样好,性子好。您就算是要把外甥女儿塞给继子,不也有您的苦衷?”
陈氏执着酒盏的手一顿,不过还是摇摇头:“不对,这个思路不对。我之前尽职尽责地帮他挑媳妇呢!要是原先就打着这样的主意,那些好就全推翻了。”
说完这番话陈氏倒是不喝酒了,而是拧眉思量起来。
吴妈妈有一句话是说对了的,眼下不是置气的时候,她还有两个女儿呢!
这之后,许舒窈照常每日去锦华堂请安,只是明显地感觉陈氏对她不若之前那般热络了。
许舒窈也没觉得有什么,棋子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如此才是正常吧!
但她每日的请安却是一日都不敢落下的。
照旧听到陈氏的一声咳嗽就送了梨汤来,听到萧谨珊想吃她做的糕点回去就撸起袖子忙活。
同时许舒窈也在暗暗忧心阿弟的学业,自知晓世子爷与那沈静姝的婚事有可能不成后,她便每日里悬着这颗心。
成国公府的公子们都大了,如今只五公子一人在那沈家族学,马上连他也不用去了。
便只剩下阿弟一人。
自己眼下在姨母那儿又不得脸,如果阿弟被族学退回来,怕是不会有人再为他进学的事张罗了吧?
所以,这些日许舒衡每日下学回来都会被阿姐叫到身前细细地盘问:与族学的学子关系如何?先生待你如何……
许舒衡虽然心里疑惑阿姐怎么又恢复到了两年前他刚进族学的样子,但仍是一五一十地满足了她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