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在海上航行了将近十天,终于抵达了辽东沿海。′w¨o!d^e?b~o-o!k/s_._c_o/m*
朱桂站在船头,望着远方的海岸线,心情却有些复杂。
眼前的海岸异常荒凉,几乎看不到任何人烟。
偶尔能看到几个小渔村,但也都显得萧条破败。这和朱桂记忆中繁华的辽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是海禁的后果啊。”朱桂心中感慨一番,随即说道:“本来应该繁华的海岸,现在却变得如此荒凉。”
铁牛也感到疑惑:“殿下,这里怎么如此冷清?按说辽东也算是重要之地,不应该这么荒凉啊。”
朱桂苦笑着摇了摇头:“还不是因为朝廷的海禁政策。自从海禁实施以来,沿海地区的贸易几乎完全停止了。没有了贸易,这些沿海城镇自然就衰落了。”
他指着远方的海岸说道:“你看那边,应该原本有个不小的港口,现在却连个像样的码头都没有。这就是闭关锁国的原因。”
朱桂转身对身边的亲兵说道:“铁牛,你带几个人上岸去找找当地的官员,告诉他们本王要在这里靠岸。记住,态度要客气一些,不要吓着了当地百姓。”
“是,殿下。”铁牛应声而去。
朱桂继续望着荒凉的海岸,心中暗自思考着。
这次北上不仅是为了支援朱棣,更是为了实地考察一下大明北方的真实情况。+p?i?n_g+f,a¢n¢b_o~o.k!.~c_o^m,
不过,从目前看来,情况确实不太乐观。
辽东某地的知府衙门内,一片寂静。
刚刚接到消息的知府周成急匆匆地整理着衣冠,心中忐忑不安。
代王朱桂?这位深受太祖皇帝宠爱的十三皇子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边塞之地?
他不是应该在琼州那片蛮荒之地吗?
“大人,代王殿下己经到了。”门外传来衙役颤抖的声音。
周成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出正堂。
只见一队身穿明式军服的士兵己经将衙门团团围住,为首的正是那位年轻的代王朱桂。
虽然海上颠簸多日,但朱桂依然气度不凡,龙行虎步间自有一股摄人的威势。
“下官辽东知府周成,叩见代王殿下!”周成连忙跪地行礼,心中却满腹疑惑。代王远离京师,突然出现在辽东,这其中必有蹊跷。
朱桂摆了摆手,示意周成起身:“周知府不必多礼。本王此次北上,有要事询问。”
“殿下请说,下官知无不言。”周成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朱桂踱步到堂前,目光深邃地望向北方:“本王问你,燕王是否己经出兵北伐了?”
周成心中一震,连忙回答:“回禀殿下,燕王殿下确实己于十日前率军出征,兵锋首指草原深处的蒙古诸部。!狐*恋·雯_学_ ~免?肺_越′独,据前方探子来报,大军己经深入草原腹地,准备对北元余孽发动总攻。”
听到这个消息,朱桂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毕竟西哥朱棣从来都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不会因为等待支援而贻误战机。
“看来本王还是来晚了一步。”朱桂轻叹一声,然后转向周成:“不过也无妨。周知府,本王此次北上,带来了十万石粮草和一千万斤晒制的干鱼。这些都是支援北伐大军的军资,你立刻组织人手接收。”
周成听到这个数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十万石粮草!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整个辽东地区一年的粮食产量也不过如此。
而且还有一千万斤干鱼,这足够数万大军吃上大半年的!
“殿下…这…这些粮草都在哪里?”周成结结巴巴地问道。
朱桂指向港口方向:“就在港口的船上。本王这次动用了二十艘大船,每艘都装得满满当当。你现在就去组织人手,要多少人有多少人,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物资全部卸载完毕。”
周成连忙点头称是,心中既激动又敬佩。
这位代王殿下能在如此紧要关头运来如此大批的军资,实在是及时雨啊!
燕王殿下在草原作战,最怕的就是粮草不济,现在有了这批物资,大军就可以无后顾之忧地痛击蒙古人了。
接下来的五天里,整个港口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之中。
周成动员了全城的劳力,甚至连府衙的文吏都亲自下场搬运粮食。
朱桂的船队确实载货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