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借流民之力拱卫如何?”
蓝月说道:“不可,我们要的乃是质量,而不是单单从数量上进行,石勒手下‘旋风十八骑‘和‘虎卫营’都是精兵强将,以流民之力断然抵挡不了,而且枉送了性命。况且我们手下都是武林高手,单打独斗尚可,上了战场却不行,如无勇将良将,实难保证战争胜利。”
曹雍点头道:“夫人说得不错,不如以曹某之力,号召各路英雄前来如何?暂以江湖之力,拱卫我郡,在其中当能挑选出不少良将之选吧。”
蓝月说道:“此事更不可,要知江湖之中更是贪图‘太乙辟兵图’,若是招江湖人士前来,反而先乱了自己的阵脚。”
石隐皱眉道:“那这该如何是好呢?”
蓝月笑道:“我倒有一个更好的方法。”
三人奇道:“是何方法?”
蓝月笑道:“既然他们要‘太乙辟兵图’,只要证明太乙辟兵图不在我们手中不就得了?”
三人同时大喜道:“正是。”可是话音一落,又黯淡下来。
曹雍说道:“夫人所言当然是高招,可是来者都不是庸人,怎么才能让他们相信太乙辟兵图不在我们手中呢,即使别处有,他们也不会放弃第一个暴出消息的地方。”
蓝月说道:“兵者,乱其心也。不但是‘太乙辟兵图’,其他比起此地来更为重要的宝物亦可以假造出来,加以宣传,而且宣传的地方就在他们所经过的峡谷、大河之地,这样虽不能阻止他们前来,却能为我们争取时间。”
看着三人,石隐念头一转,说道:“不错,月儿此法甚妙,但是安平郡所在之所,身在如今战争的前沿,实在是成了挡箭牌,如果要真正的安全”
四人同时对望一眼,同声道:“南迁。”
石隐点头道:“不错,简单的看只是有人针对石家引起的混乱,但是仔细想来,却是战争不可缺少的筹码,就算躲过此劫,以后却会越来越深陷局中,陛下那里我会禀告,应该不成问题。况且我们南迁,对朝廷亦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石勒的大军一直不敢进入此地,就是因为此地钨堡纵横,力量强大,深入内地,犹入虎穴,我方如果停滞不动,反而给了对方一个充足的理由冒险。如果我军撤退,反而会让对方束手束脚,困惑而停滞不前。”
曹雍说道:“门主分析得甚是,如今各个钨堡各自为政,除非危机之时,决然不会联合,如果对方把矛盾指向我们,各个钨堡必定选择自保,而被个个击破,而我们也因为没有外援而空,若是将全郡人南迁到安全的地方,只要到达祖逖大军处便可,然后再缓慢南迁亦不成问题。我们一退,各个钨堡则首当其冲,必成联合之势,敌方大军必退!”
齐三重笑道:“正是,退之一策,正是一箭双雕之策也,实在是高明之极!”
既然主意已定,石隐问道:“依曹使者看,从安平郡迁徙到祖逖大军处需要多长的时间?”
曹雍说道:“全郡两千多户人,约有两万口,按照正常的迁徙速度,至少也得半个月,如果加快速度,恐怕也得要十天!”
石隐问道:“月儿,此时敌军到达这里需要多长时间?”
蓝月说道:“石虎的大军距离此地尚需三天,鲜卑兵力路线和石虎大军平行,距离此地亦需三天时间,如果曹嶷出兵,最多一天,匈奴赵国如果攻下陈川,需要五天时间。”
石隐深吸一口气道:“如此就太过危险了,时间紧迫,如果南迁,恐怕未到安全之地,便被敌军赶上,荒野之中,对我们无任何优势可言。”
蓝月此时笑道:“但是我们还有一个缩短时间的方法。”
三人的眼睛刷的集中在蓝月的身上,尤其是曹雍和齐三重,平日里只觉得大夫人高贵典雅,没想到如今一交谈之下,智谋竟都不在自己之下,并且还每每点中要害,实在是让二人惊叹不已。
蓝月随即说道:“祖逖一向被东晋朝廷所排斥,当年他得知当今陛下两得诏书北伐,仍犹豫不决时,便毅然进言道:‘国家丧乱,并非由上昏下叛,实因藩王争权,自相残杀,遂令外敌乘虚而入,涂炭中原。今百姓遭难,人人思奋,欲扫强胡,大王若决发威命,使如逖等志士作为统率,料想郡国豪杰必望风归向,百姓亦共庆来苏;中原可复,国耻可雪,愿大王勿失时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