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帝国 > 第九十章 拜访欧阳

第九十章 拜访欧阳

体不适孩儿这便回绝了他”欧阳发显然清楚访客与自己的父亲是不大对头的,看到父亲有些犹疑的神色便轻声建议道。

欧阳修摆摆手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有些奇怪而已,让他进来吧!”

莫要说欧阳修感到奇怪,对于王景范和父亲之间所发生事情原委都很清楚的欧阳发也是如此。整件事其实并不复杂,欧阳与韩家还是姻亲,就连韩绛回京师担任翰林学士也是欧阳修一手操办的,可以说若是没有王景范突然杀出来搅局,两家的关系的理应是非常密切,而现在这个年轻人却成为两家关系中的一根刺,多少有些让人感到一些尴尬。

虽说欧阳修在家真的是养病,不过在见王景范之前他还是仔细的整理了一下衣着,这个年轻人怕是他最近这几年最为重视的年轻一代人物了。尽管在春闱之时他批阅考卷之时对王景范的应试诗感官很不好,尤其是殿试中王景范夺魁的那篇赋文更是感到不满意,不过欧阳和韩氏两家交好。韩家姑爷在蔡州颇有作为回到京师入馆阁却是实打实的本事。欧阳修最喜提携后辈,若是没有包拯一事的话。王景范在他心中的印象是日趋好转的,只是王景范替包拯张目驳斥自己有些扫了这个一代文宗的面子。即便如此欧阳修生性豁达纵有一些尴尬也依旧决定见见这个年轻后辈。

“学生拜见老师!”一进门王景范便对欧阳修持弟子礼,科举考试虽是起源隋唐,但真正发扬光大还是在大宋,不过科场上一些规矩早在前唐便已经确立,按照唐代科场的规矩王景范应是欧阳修的“门生”,只是大宋严禁这种关系,明面上自然是禁不住的私下交往依旧如此,只不过如王景范和欧阳修之间来往极少,放在别人身上早就成为欧阳修府上的常客了。~精?武,小¨税+网. \已·发¨布\最?芯~蟑/結¨

欧阳修走上前扶起王景范笑着说道:“见复可是稀客。不知”

王景范笑答:“学生今日冒昧拜见老师无甚要事,只是觉得天气烦躁老师卧榻养病想来必是多有不便,巧的是学生觅得一个端溪绿石枕和一条蕲州竹簟冀以稍减暑热,还望老师笑纳”

王景范去拜访欧阳修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事实上他在馆阁中对朝中的几个重要大臣的所有奏章都仔细查阅过,欧阳修这等一代文宗所写奏折俱都是非同凡响,他的奏折自然在王景范的重点关注之内。有意思的是先前王景范在读欧阳修的奏折时除了文采和对当时的朝政环境上有些理解之外,并未往深处里去思索,直到他担任盐铁判官这等负责具体事务的职务之时。偶尔才想起欧阳修对于胄案辖下的军器作坊早就有不少建议欧阳修在担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之时便上过《乞条制都作院》一折中便根据邢州西山一带所产弓弩良材甚多的特点,建议本州置“弓弩都作院”,“专打造一色好弓弩”,更有建议利用磁、相二州所产铁炭建议设置“都铁作院”。就地取材专一打造刀剑之类的铁兵器。

大宋立国之初便各州有作院,而都作院这样专门根据就本地所产物料来制作某一项或几项军器的作坊还是在庆历年间才开始逐渐设置的,最初主要分布在西北诸路和河北路。而欧阳修那时便是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的身份积极推动河北路的都作院设置。诸如这样的设想来改进兵工生产,这对王景范而言并非是什么稀奇事。他还有更好的办法,他所关注的是欧阳修很重视这方面的事务。这便给他提供了利用欧阳修声望以推动自己设想实施的可能。

如果说王景范在盐铁三案的地盘上,甚至是整个三司所管辖的职权范围内做一些细微的调动,这不会引起什么剧烈的反弹,至少有包拯坐镇他在三司过的还是非常惬意的。不过诸如胄案所管辖的军器生产方面做一些比较大的改革动作,那所牵扯的将不是胄案或是三司自己的事情,至少也要将枢密院牵扯进来,更少不得要与中书门下打交道,这些都不是王景范所愿意看到的。

更重要的是当今天子年事已高,加上庆历新政那些不愉快的记忆,这使得任何带有改革色彩的事情都是不受欢迎的当年阻挡庆历新政的那些大佬们都已作古的作古,在家养老的养老,诸如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都是庆历新政的中坚人物,可他们在掌握权力之后这么长时间里都没有什么动作,可见他们已经失去了当年的进取之心。从皇帝到大臣所关注的都是后宫嫔妃的肚皮,后宫周氏已经近于分娩,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那里,若是周氏为皇帝生个儿子,那君臣之间旷日持久的立储风波将会暂时告一段落,只要等着小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