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人,都是希望能够做实事能够让大宋朝强大起来,是以王安石身上出现的问题他可不想再被人照本宣科的暗算一次,给底下官吏予以好处也是保障自己能够坐稳这个位子,至少也要等他治理好鸿河水之后再离开蔡州。
“除此之外,景范还有意修缮蔡州境内的桥梁道路,兴建书院而为了书院不致为缺乏钱财日后陷入困顿,这支持书院相应的田产之类也要考虑到,如此一来剩下来估计应该是不到十万贯了”王景范将他心中大致所想给孙瑜交了个底,虽然通判执掌一州财政,但知州却可从中对他进行钳制。想来孙瑜应该不是那样的人,但为了一州知通通力协作继续先前的友好关系,王景范还是将自己的姿态继续摆低些,让孙瑜心中也更畅快些尽管孙瑜先前在蔡州官吏面前多少有些菩萨像,并没有多少人怕他,王景范实际上已经掌握了蔡州大权,但他依旧谨守自己的本分不会逾越半分。
在听完王景范的设想之后,孙瑜也是频频点头。毕竟孙瑜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孙爽当年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在听及王景范有意兴建书院并且为了保障今后书院正常运转还要为书院添置产业。三叶屋 庚歆最哙使其仅靠收取租金便可满足书院生存,对此孙瑜更是满意了大宋的地方官从州到县甚至是一路的官员都是热衷于“办学”。既可以应景搏得士林对其的好评,再者也可以凭借办学从中谋取好处。须知朝廷对各路监司以及州县官的考课,“礼义兴行,为政教之最”,在此项上各地方官都是积极“办学”,各县财政窟窿多少都与这些有些关系,显然孙瑜知道王景范肯定是不屑于此的。
王景范想要在蔡州办学肯定不是如别的官吏办学那般下作,但也不可能将其办成白沙书院那样的书院毕竟这蔡州只是他短暂的一个落脚地方,不可能长期在这里经营书院。有一个白沙书院已经极为困难了,在蔡州这里以同样的心思再经营一所类似的书院实在没有这个必要。不过王景范却不得不要考虑到知州孙瑜的态度,在后面的任期内想要有所作为不能少了孙瑜的鼎力支持,而这办学便是为孙瑜找些事情来做。
在王景范看来孙瑜更适合教书,利用已有的汝阳县学投入巨资将其扩充,以田产和在城中购置产业为其支柱,如同白沙书院那般将经费来源扩充坚实。如此一来只要时间一长这蔡州的书院自然是想不兴盛都很难,而这也是王景范为孙瑜找的养老所在孙瑜的身体已经不适合繁重的案牍劳作,倒不如为其寻个他更喜欢去做的事情。当然孙瑜还是这蔡州名义上的掌权者。而王景范这个通判在这里也呆不长,一年的时间足够让他在蔡州再创下更好的政绩,这孙瑜虽说不会给自己故意制造麻烦,但还是需要更加谨慎一些。
“见复可曾想好如何将这些淤田卖出的章法了么?”孙瑜笑着问道。
王景范躬身答道:“景范这里倒是有些想法。不过还需大人知晓免得其中有什么疏漏,倒是大人这里有何要求?”
孙瑜摆摆手说道:“这治理汝水的事情都是见复前后操办,老夫身体经过这冬天一病也是疲懒不堪。适才见复说的不错。老夫也是希望这淤田所得能够如此处理,只是如何将这淤田卖出变现才是真的”
在听到孙瑜对如何处理淤田上没有什么想法之后。王景范也就放下心来,毕竟这近两千顷上好淤田没人惦记是不可能的。就王景范已经所知的。这蔡州的几家本地大豪似乎已经串通起来到时压低价格将淤田吃进来,而蔡州距离京师不远,无论水陆交通绝对不会超过五天时间便可到达,这上好淤田购进之后只需招揽佃农精耕细作,到时收获粮食直接装运上船运送到京师开封,便是一笔巨财。
“按照蔡州本地的地价,这赤淤地和花淤地都是有定价的,显然若是简单的去卖地景范估计十有八九会被本地豪族所挟持,从而卖不出应有的价格来。景范思之三四觉得这卖地一事还需要筹谋一番,将京师的一些豪客也引进来,此乃‘引狼入室’之策,让外来豪客与本地豪族去争地当然官府也需要划出一部分数额的田地来,以往官产田地显然不足于淤田相提并论,这也是为本地官员谋些私利;原本的官田和一部淤田拿出来专门用于那些小门小户的本地人购置,毕竟治理汝水虽是民众服役,但也是出了力的,只要他们能够出得起钱也要适当为其供给一些售卖给他们,只是这中间还需小心防范本地豪族借此名巧取豪夺”
王景范将自己如何售卖这些淤田条陈一五一十的说来,这可是治理汝水最后的果实,只要蔡州知通通力合作,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