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82章 协助抓捕

第82章 协助抓捕

八月的暑热依旧难耐,但笼罩在交道口派出所上空的盗窃案阴云,在全体民警持续近两周高强度、地毯式的工作下,终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6!吆′看\书.枉/ ?已_发*布\嶵¨鑫·漳_结+这成效并非来自于惊天动地的神探推理,而是无数个像水滴石穿般的日常走访、细心观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积累的结果。

最初的关键线索,来自于师傅老吴那近乎“长”在群众中的耳朵。

那天傍晚,老吴照例拿着蒲扇,坐在他负责片区的一个大杂院门口,和几个摇着扇子纳凉的老住户聊天。他穿着那身标志性的白色警服上衣,袖子卷到肘部,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臂,藏青色警裤的裤腿上沾着今日巡逻的尘土。话题天南海北,从天气热说到粮票难攒,再说到谁家孩子有出息。就在这时,院里一个心首口快、消息灵通的王大妈,像是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对老吴说:

“吴警官,您说这事儿稀奇不?前两天,胡同口修理自行车的老李头跟我叨咕,说是有俩生面孔小伙子,推着一辆半新不旧的‘永久’车去找他,非让他把车架子号给挫平了。老李头多精的人啊,一看那车链子油光锃亮,不像破车,再一看那俩小子眼神躲躲闪闪,就起了疑心,找个借口说工具坏了没给弄。那俩小子嘀嘀咕咕骂了两句走了。后来老李头越想越不对劲,那车看着……像是前街老孙家丢的那辆!只是车筐没了,又沾了些泥,乍一看有点不像。”

老吴手里的蒲扇停住了,眯起了眼睛:“老李头看清那俩人的长相了吗?大概什么特征?车有什么明显记号没?”

“哎呦,具体长相老李头说隔得有点远,光线也不好,就记得一个挺瘦高,一个有点罗圈腿。哦,对了!”王大妈一拍大腿,“老李头说,那辆‘永久’车后挡泥板靠里侧,被人用红漆点了个不起眼的小点,他修车时弯腰正好看见了。老孙家丢的车,好像也有这么个红点,是孩子淘气拿油漆笔点的!”

这条看似闲聊中捕捉的信息,在老吴这个老片警心里却如同投入石子的水面,荡开了一圈圈涟漪。频繁出现的自行车被盗案、刻意要磨掉的车架号、可疑的生面孔、以及那个不引人注意的红漆点特征……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老吴的脑海中迅速组合。·w*o*d*e_s,h!u-c/h?e+n?g,.!n*e^t\他没有声张,只是不动声色地又问了几个细节,叮嘱王大妈暂时别对外说,然后像没事人一样继续“侃大山”。

回到所里,老吴顾不上擦去顺着鬓角流下的汗水,白色警服的后背又湿了一大片。他立刻找到李成钢和负责盗窃案件的中队长老陈,汇报了这个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线索。

“老吴,你这耳朵真是‘顺风耳’啊!”老陈一拍桌子,眼睛亮了,“磨车架号!这绝对有问题!最近好几起丢车案,都提到丢失车辆有独特标记或者车况很新,销赃前磨掉号是惯用伎俩!那个红点,很可能就是突破口!”

李成钢也精神一振:“师傅,那个修理铺的位置我知道,就在前后街交界那片。那片胡同西通八达,地形复杂,确实是个藏身和转移赃物的好地方。王大妈说的瘦高个和罗圈腿,也算是个特征点。”

案件中队立刻行动起来。老陈调集精干力量,结合近期所有自行车盗窃案的报案记录,重点排查有类似“独特标记”(如特殊划痕、油漆点、改装部件)的报案车辆。同时,安排便衣民警对修理铺附近进行秘密监控和走访,摸清那俩可疑人员的活动规律。

李成钢和师傅老吴则利用他们的“人熟地熟”优势,在片区内进行更细致的筛查。他们走访了更多的修车铺、废品收购站,甚至是一些偏僻角落的临时停车点和空置院落。李成钢白天顶着烈日穿梭,白衣蓝裤在尘土飞扬的胡同里格外醒目,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晚上,他则和老吴复盘走访信息,将任何可能与“瘦高个”、“罗圈腿”或者异常自行车相关的蛛丝马迹汇总上报给案件中队。

线索在一点点汇聚。便衣民警发现,修理铺附近确实有几个形迹可疑的年轻人出没,但行踪不定,反侦察意识较强。案件中队梳理出三起丢车案的特征与王大妈描述高度吻合。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个报案人模糊提到,丢车前似乎看到一个罗圈腿的年轻人在附近转悠过。

经过连续几天的排查和分析,案件中队初步锁定了一个由五名社会闲散人员组成的团伙。′e/z`k.s\w′.+o′r_g\他们居无定所,经常更换落脚点,主要在交道口、安定门一带活动,以盗窃自行车、入室盗窃小件财物为主业,作案手法娴熟,分工明确。磨车架号、快速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