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43章 歌声与命运

第43章 歌声与命运

定!这次任务很重,是科长带领我们全科同志一起学习、讨论、碰撞的结果。我个人只是根据大家的启发和集体讨论的方向,把想法整理记录下来。能对任务有点帮助,能为集体贡献一份力量,我就很满足了。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这番表态,再次凸显了集体力量和她的服从性,让市局领导非常满意,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才,思想觉悟也高。虽然署名是集体,但高层领导(市局和分局)都己心知肚明,这首歌词的灵魂人物是简宁。这份“心知肚明”至关重要,它是后续运作的基础。

轰动效应如期而至!各大报刊刊登的歌词,署名清一色是:“区公安分局宣传科”。

“烽烟滚滚唱英雄……” 署名单位的光环与作品的震撼力相得益彰。

区公安分局名声大噪!宣传科更是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分局党委会议室里,政委和政治处主任看着报纸,喜笑颜开。

“宣传科这次为分局争了大光!集体荣誉,实至名归!”

“市局领导特别表扬了我们分局宣传队伍的建设,尤其提到了‘能够发掘和用好内部人才’。”政治处主任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目光与政委交汇。

整个分局沉浸在集体荣誉的喜悦中。而这份集体荣誉的最主要缔造者——简宁,虽然名字没有出现在报纸上,但在分局核心领导层心中,她的价值和功劳是实实在在、甚至被放大了的(因为她“不计个人名利”)。宣传科长对简宁更是器重有加,视作科室的“秘密武器”和福星。

李成钢深知,时机己然成熟!集体荣誉是虚的(虽然重要),但简宁个人的“转正”是实的。领导们正处在因集体荣誉(其核心源于简宁)而备受上级嘉奖的喜悦和满足中,对简宁的欣赏和好感达到顶峰,此时运作,阻力最小,效果最好。

他再次找到表姑张科长:

“姑,分局这次露了大脸,宣传科集体立功,这根基在哪儿?领导心里都清楚!现在领导高兴,又觉得欠着小简一份‘个人名分’,正是解决她编制的最佳时机!上次说的‘心意’,您看?”

张科长深以为然:“成钢,你看得透!集体荣誉有了,该给功臣落实个人待遇了。这份‘心意’现在送过去,领导收得心安理得,是奖励功臣,不是开后门。我这就去办。”

李成钢为了简宁顺利转正,这次用金手指从某音商城买来高质量三十双珍贵的尼龙袜,通过张科长,以“简宁感谢领导对宣传科的重视和对她个人的培养”的名义,分别送到了政委和政治处主任家中。领导们欣然笑纳。这份“心意”,此刻在他们眼中,是懂事、有功的下属表达谢意的恰当方式,是对他们“慧眼识珠”、“关心人才”的一种正向反馈。

几天后,分局党委会讨论人事。

政委首先定调:“这次宣传科为分局争得了重大集体荣誉,市局领导高度肯定。这充分说明我们分局的队伍是有战斗力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是有效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简宁同志在这次集体创作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展现了极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这里明确点出贡献)。这样的好同志,长期占用辅助岗位,不利于发挥其才干,也不利于体现我们分局对有功人才的关怀。我建议,响应上级关于关心青年干部成长的号召,特事特办,给简宁同志解决正式编制。老张(政治处主任),你们处里的机动指标……”

政治处主任立即接话:“政委的指示非常及时!简宁同志的表现和能力,尤其是在这次重大集体创作中的突出贡献,完全符合破格转正的条件。机动指标用在这样的优秀年轻同志身上,是激励先进、促进工作的最好体现。我完全同意!”

决议顺利通过。

当人事科张科长将喜讯告知简宁时,那份如释重负的狂喜与酸楚没有改变。她紧握的拳头里,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对李成钢深沉谋划的感激。

几天后,一份正式的人事文件下发至宣传科:

“经分局党委研究决定:

……

二、 鉴于简宁同志在宣传工作中,特别是在弘扬志愿军精神(此处暗指《英雄赞歌》创作)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展现出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字工作能力,经报市局政治部备案同意,决定将简宁同志由临时性工作人员转为国家行政人员,级别8级办事员,待遇26级。编制落在分局政治处宣传科。……”(简宁高中毕业正常入职是27级因为特殊贡献26级)

这份批文措辞严谨,强调了其在“重大任务”(不言自明的《英雄赞歌》)中的“突出表现”,既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