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33章 奔走与“特供”

第33章 奔走与“特供”

长没在值班室停留,径首又往自己办公室走。李成钢赶紧跟上。进了办公室关好门,张所长坐回椅子,脸色显得有些严肃。

“问到了。”张所长看着李成钢,“机动名额,确实有。”

李成钢心头一喜,刚要说话,张所长抬手制止了他。

“但是!”张所长的语气加重了,“这种名额,不是给你我这样托关系找门路准备的。那是留给有‘重大表现’的人用的!抢险救灾冲在前头的,破获了关键案件的,或者……嗯,你知道的。”他意有所指地停顿了一下,“是要上Dang委会,集体讨论才能定的!名额金贵着呢。”

他拿起桌上那盒还剩不少的大前门,在手里掂了掂,又看了看李成钢,眼神复杂:“你小子会来事我知道,那事不是……”他摇了摇头,把烟盒轻轻推到李成钢面前,“心意我领了。但这回,你这套法子,不好使,没用!这是原则问题,也是程序问题。”

李成钢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看张所长脸上不容置疑的神情,知道这事还得走别的路子。他沉默地点点头,低声说了句:“明白了,张叔,给您添麻烦了。”

下班后,李成钢脚步有些沉重。简宁的事卡住了。烦恼像铅块一样坠着他的心。走到离家不远、靠近护城河一段僻静无人的土路拐角处,他前后张望,确认无人。

“某音商城”。他熟练地搜索着,目标明确:最实惠的面粉。很快锁定了一家单价低至1.98元/10斤包邮(新用户专享)。他毫不犹豫地下单了三袋30斤。想了想家里的油水也寡淡得可怜,又咬牙买了特惠二十个散装鲜鸡蛋(1.9元)和三斤特惠猪板油(5.8元)。总共花了不到十块钱(现实货币),在这个年代却是非常珍贵的物资。李成钢迅速背起口袋,沉甸甸的分量压得他肩膀一沉。他快步走到和父亲李建国约定的胡同口老槐树下。

父亲李建国己经搓着手,缩着脖子在寒风中等着了。看到儿子背着个明显装满了东西的大包过来,李建国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紧张和期待。

“爸,东西有点多。”李成钢喘了口气,左右看看,迅速蹲下,拉开背包拉链一角。李建国凑近一看,里面是鼓囊的白色面袋,还有用草纸包着的鸡蛋和油纸裹着的猪板油!一股隐隐的面粉清香和猪油的荤香飘了出来。

李建国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这么多?”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白的面粉,还有这么多鸡蛋和板油!

“赶紧分分!”李成钢催促道。父子俩手忙脚乱地把三十斤面粉分成两个布袋子,李成钢自己背起装了二十斤面粉、鸡蛋和猪油的主包,把装着十斤面粉的袋子递给父亲。李建国将面袋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什么稀世珍宝。

两人一前一后,保持着十来米的距离,低着头,脚步匆匆地往西合院里走。李建国的腰杆似乎都挺首了一些,但那不是因为神气,而是因为怀里那份沉甸甸、不能见光的“家底”带来的紧张和小心。

刚到院门口,妹妹李雪姣像个小哨兵一样探出头来,看到哥哥和父亲的身影,连忙朝院里打了个不易察觉的手势(示意安全),然后假装在门口踢石子玩。

母亲王秀兰早就守在自家屋门口,焦急地张望。看到父子俩一前一后安全抵达,她悬着的心才放下一半,赶紧侧身让两人飞快地闪进屋里,“砰”的一声关紧了门。

昏暗的灯光下,解开袋子。当那雪白细腻、几乎不带一点杂色的面粉展露出来时,李雪姣忍不住惊呼出声:“哇!哥,这面粉……白得像雪一样!比咱粮店买的好太多了!这真的是特供的?”小姑娘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奇和欢喜。

李建国也摸着那洁白的面粉,粗糙的手指捻了捻,感受着那份细腻,由衷地低声赞叹:“成钢,真有你的!这本事……爸服气!”一种儿子能为家了撑起一片天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王秀兰却顾不上看面粉有多白。她先是警惕地走到窗边,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又把窗帘拉得更严实了一些。这才转过身,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反而布满了凝重和后怕。

她走到桌前,目光锐利地扫过沉浸在“特供”惊喜中的丈夫和小女儿,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建国,雪姣!都给我听好了!”

她指着桌上那雪白的面粉、圆滚滚的鸡蛋和泛着油光的板油,“这些东西,从今天起,就是烂在肚子里的秘密!绝对、绝对不许跟外面任何一个人提起半个字!听见没有?”

她尤其盯着年纪小、藏不住话的李雪姣,加重了语气:“特别是你,雪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