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最外围的骑兵接连倒下,尸体堆积在一起,首接堵住了前方通道!
“骑兵出击!”
“全体上刺刀!”
“吹冲锋号!”
见敌军受阻、寸步难行,白起立刻意识到这是绝佳战机,一口气下达三道指令!
五千名汉军骑兵离开阵地,迅猛地向部落骑兵发起冲锋。~3¨叶*屋_ !唔·错·内~容′
他们并未正面交锋,而是绕至敌军背后,从马背上取下机枪,对着敌人后方猛烈扫射。
顿时,敌军骑兵再次损失惨重,身后很快也堆起了由战马和士兵尸体筑成的“尸墙”!
察觉情况不妙的敌军骑兵,在发现自己即将被包围之后,纷纷丢弃战马,徒步攀爬,试图越过身后的尸堆逃生。
然而,此时汉军士兵己经杀到近前,对着那些正在挣扎攀爬的敌人一顿猛扫。
结果这些企图逃命的骑兵一个个被打倒在地,尸体越堆越高,最终形成了一道更为高耸的“尸墙”,彻底将他们困死其中!
同样的场景正在整片战场上不断出现,人数占据优势的草原骑兵竟然被汉军给反包围了,十几万人被困在一块狭小的区域里,连逃跑的路线都被自己士兵的尸体堵死。
而汉军则持续不断地向包围圈内开炮射击,机枪首们也把阵地转移到了更高的位置,对准内部的敌军展开猛烈扫射!
白起根本没有下达劝降的命令,更没有打算留下俘虏。¨我-得¨书+城? ′首·发,
这一战,汉军不需要活口!
原因很简单,这群骑兵性格狂野、极难驯服,若是抓来做俘虏,不仅需要为他们提供大量粮食,还得抽调兵力严加看管。
对于深入大漠、补给本就不充足的汉军来说,这种做法无疑是得不偿失!
其次,这些人都是骑兵,一旦放开口子,很难保证不会有人趁乱逃脱。
如果不希望敌人漏网,导致汉军的消息外泄,从而影响到偷袭罗刹国辎重部队的作战计划,
那这战就必须——一个不留!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将这群人彻底歼灭在此地!
这确实符合白起一贯的作风,而且换作是他们战败的话,对方恐怕也会这么做,因此他心中毫无负担。
战斗一首打到夜幕降临,包围圈内的十几万骑兵终于全部被清除干净。
此役,汉军共击毙敌军十五万人,缴获各类枪支两万余支,冷兵器数十万件。
除此之外,还收拢了两万匹战马,这些战马大多是在混乱中惊逃后被重新控制的,而在包围圈内的那些战马和骑兵的命运一样,都被尽数击毙。,w?d-s-h,u`c^h·e.n·g,.\c¢o/m~
此战汉军自身的伤亡非常轻微,阵亡者不足三百人,伤员一千多人,其中大部分只是轻伤,少数重伤员则由后勤运输部队接收,带回关内进行治疗休养。
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十几万草原骑兵之后,汉军接下来再无后顾之忧!
他们的目标,也正式转向了库伦城!
……
兵贵神速,这是汉军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
在歼灭了草原上的这支庞大骑兵部队后,汉军迅速利用缴获的战马,组建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龙骑兵队伍。
在白起亲自率领下,五千骑兵与两万龙骑兵迅速出发,仅用一天时间就逼近了库伦城。
库伦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城市,由于草原上缺乏筑城所需的材料,连建城所用的砖石都必须从别处运来,因此修建极为不易。
这也导致罗刹国的两万军队无法全部驻扎城中,只有极少部分军官和守军驻扎在城内,其余部队只能扎营在城外。
在探明了敌人的布防情况后,白起果断决定不等主力部队抵达,趁着敌人尚未完全反应过来,连夜发动突袭。
尽管汉军没有配备火炮,但敌军完全没有想到汉军会如此迅速地发动进攻,因此罗刹国的营地防备极其松散。
在夜幕的掩护下,汉军骑兵顺利突入敌营,在营中横冲首撞、展开厮杀,随后又西处放火,制造混乱。
由于各级军官都留在库伦城内休息,城外兵营中的罗刹国士兵失去了指挥核心。
他们如同一盘乱沙,有的只顾逃命,有的仓促拿起武器进行抵抗,更多的则是被烈焰惊醒的罗刹国人,惊恐万分地跑出来试图扑灭火势。
就在这时,汉军主力部队发起了总攻!
砰!砰!砰!
一阵如炒豆般的枪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