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可比,皆属精锐之师!
这般压倒性的优势,让曾国荃完全无法想象失败的可能性。
“飞龙骑怎么会输?怎么可能输呢?”
听到曾国荃的话,淮军将领刘铭传微微一笑,说道:
“曾将军所言极是,那汉军简首是自寻死路,区区两万兵马竟敢北伐,我看他们是活得不耐烦了。”
曾国荃仍记得当初出发时兄长对自己的嘱托,于是趁着刘铭传这番话的机会,迅速回应道:
“刘兄说得对,久闻刘兄乃李将军麾下第一猛将,不知是否有胆量率先出战,试一试汉军的虚实?”
刘铭传瞥了曾国荃一眼,心知肚明对方的意图所在。
不过鉴于自己麾下有五万大军,而汉军不过两万,他倒也不排斥主动迎战。
但他此行并非为了试探,而是为了彻底歼灭这支汉军。
同时,他也绝不愿意让湘军在后方坐收渔利,更不能给他们背后偷袭的机会。
因此,刘铭传开口道:“既然曾将军己经开口,小弟自然不敢推辞。
只是我军行军匆忙,火炮准备不足,听闻湘军炮火犀利无比,不知能否借贵军火炮一用,以便于我军顺利攻破敌军?”
湘军最引以为傲的武器便是他们的火炮,如果能将其收入囊中,那么湘军便如同被拔掉牙齿的猛虎,威胁大减。
而且,掌握了湘军的火炮,也就相当于扣押住了湘军最重要的筹码,变相成了淮军的人质。
倘若他们敢食言而肥,对淮军出手,刘铭传也断然不会手下留情。
他会毫不犹豫地击溃对方的步兵,调转湘军的大炮反过来对付湘军。
到那时,湘军失去火炮,战力必然大减,而淮军一旦获得湘军的火炮,实力将显著增强,鹿死谁手还难以预料!
听到刘铭传的要求,曾国荃的脸色略显变化。
果然,这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
想借汉军之手除掉淮军,看来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