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状元郎 > 第二十八章 葛军行为

第二十八章 葛军行为

>

正常的墨义题就是让考生用朱注对经义释词、解句、阐理,必须准确无误,不偏不倚。所以考生非但要将《章句集注》烂熟于胸,还必须理解掌握朱子的意思,才能‘代圣人发声’。

绝不能在论述中夹杂己见,必须每一句都出自朱注。

这要求苏录还能勉强达到,但他悚然发现,这次的墨义题,居然不是单纯考死记硬背!!

比如卷上的第五题——释‘浩然之气’四字本体及其养蓄之道?

这道题明显需要从不同的篇章里找答案——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先用《孟子·公孙丑上》章句来释词,接着引《孟子》本文,阐发其性理本质,然后引同章集注,阐明‘修养法则’,以及‘尤当防弊’。

回答以上四句,这道十分的题便可以得六分,但要想得满分,还得再加之两句朱注,来收尾并拔高。

所以标准答案是——‘朱子曰:浩然者,盛大流行之貌;气者,体之充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但无纤芥私意捍格,则达之天下无间。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故气与天地正道相贯通。’

全部答案一共来自两本书、四个不同的章节,十分考验学生的整体理解能力;且你还得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回答这种题的规条和技巧!

不知道别人咋样,反正苏录整个人是懵的,脑瓜子嗡嗡的——这种题之前压根没练过啊!

非但大哥给的真题里没有。老爹也信誓旦旦的说,不会考这种组合题的因为书院瞧不起乡村塾师,默认他们讲经都是误人子弟的水平,所以向来只考死记硬背。

可是,这道题就白纸黑字摆在卷上,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能答出来的!

虽说答案的每一句他肯定都背过,但是怎么组合起来才能算对,苏录可一点数都没有。

这就象前世念高中时的状态,上课能听懂,作业都会做,考试全都错要是大学老师这么玩,他估计补考费能交到没钱吃饭。

幸好苏录身经百战,什么状况都遇到过,他抹一把脑门子上的汗,很快逼自己镇定下来。

事已至此,再慌也没用,唯有死马当活马医。己的全力把题答完

幸好这样的题不算多。直到最后一题,才又遇上一回。

这是一道辩经题:朱子谓《孟子》‘性善’,与《中庸》‘天命之谓性’如何互释?

这次苏录都顾不上难过了,赶紧集中精力构思起来,他计画先引用《孟子》注引,点出‘性即理’,再用《中庸》注证,阐明‘理气同源’。

他寻思着,有了这两点,差不多就可以满足题干要求了。

当然,若是还另有什么门道,以他目前的水平,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苏录怀着悲壮的心情,提笔写下了最后一题:

‘孟子曰: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

当院中的云板声再次敲响,考场内的光线也昏暗下来,监考的老者高声道:“停笔。”

这次没人再敢拖延了,全都乖乖停笔。

苏录也搁下笔,脸上只剩无奈的苦笑。答是都答完了,但对错就天知道了。

他百日疯狂苦读,一路过关斩将,本以为就算不能如愿以偿,也可以轰轰烈烈、无怨无悔。

谁承想,最后一战却以这种无可奈何的方式落下了帷幕。他甚至都没法骂出题人超纲,因为人家根本就没公布过考纲

难道这就是文昌帝君对自己,这种妄图速成之徒的惩罚吗?

“唉”他不禁仰天长叹,谁知竟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讲堂里,渐渐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抽泣声。乍一听,就象进了家面馆一样。

两位监考似乎早有预料,不言不语迅速收卷走人,连什么时候公布成绩都不说。

他俩一走,考生们彻底没了顾忌,哭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嚎啕大哭,还有人骂骂咧咧:

“格老子地,出的什么破题!”

“龟儿子生儿子没屁眼儿!”

“日他先人!”好些少年直接破防了。

苏录却没那么沮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