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抗战:从喜峰口战役开始杀穿鬼子 > 第143章 第2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意志闪击波栏!

第143章 第2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意志闪击波栏!

1939年9月9日的晨雾还没漫过柏林国会大厦的穹顶,老希的军靴己经踩在了总参谋部的红地毯上。′我~地,书\城* /追?醉^歆,漳+結¨

作战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箭头像群黑色的蝗虫,正从德波边境往华沙的方向爬,每个箭头旁都标注着醒目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六个小时。

“告诉古德里安,”老希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维斯瓦河,指甲在河湾处掐出道白痕。

“让他的装甲师把宋卫国在常州用过的战术再演一遍。”他身后的副官突然注意到,元首办公室的墙上多了张新地图,华东战场的常州城被红笔圈了三圈,旁边用德文写着“闪电战的东方范本”。

柏林时间凌晨西点,德意志陆军的150万士兵同时越过边境线。

坦克集群碾过波兰的玉米地,履带卷起的秸秆混着晨露,在身后拖出条金黄的尾迹——这比历史上的“白色方案”提前了半个月,而推动这个决定的,正是三个月前从华夏战场传来的常州会战报告。

波兰骑兵的马刀还没劈到德意志坦克的装甲,就被MG34机枪的火力扫倒在麦田里。

他们的战马受惊跃起,鬃毛上的晨露在阳光下闪成碎钻,却挡不住三号坦克的履带——这些钢铁怪兽的推进速度比演习时快了三成,古德里安在无线电里反复强调:“学宋卫国的样子,不要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华沙电台的最后一则广播里,播音员的声音被炮弹的轰鸣切割得支离破碎:“德意志人用了新战术,他们的坦克像常州战场上的华夏军队一样……”信号突然中断,只有电流的滋滋声在欧洲大陆回荡。

总统莫希齐茨基的专列正往罗马尼亚逃,车窗上的裂痕里,他看见德意志轰炸机的影子掠过维斯瓦河,投弹的轨迹和情报里宋卫国的88炮弹道惊人地相似。

波兰国防部的档案柜在轰炸中轰然倒塌,露出里面还没拆封的法兰西援助清单——上面列着两千挺老旧的哈奇开斯机枪,比赵小花在常州用的轻机枪落后了整整一代。?山′叶¢屋· *免.肺/跃_毒/

作战参谋们踩着散落的文件往防空洞跑,有人的军靴踢到了份《常州会战分析报告》,那是三个月前从东京辗转弄来的,封皮上“日军溃败原因”的标题被炮火熏成了焦黑。

丘吉尔把《泰晤士报》的号外揉成了团,报纸上“德军一日推进80公里”的标题硌得掌心生疼。

他的手指在壁炉沿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声音和二十年前凡尔登战役时的炮弹落点惊人地相似。

“这些德意志人偷了宋卫国的剧本!”他突然把雪茄往烟灰缸里摁,火星溅在份法兰西发来的电报上——上面写着“盟军己在马其诺防线完成部署”,墨迹还没干透。

英吉利陆军大臣的办公室里,参谋们正围着地图争论。

有人指着波兰的布格河防线,说那里的地形和常州城外的运河很像,“如果波兰人有宋卫国的反坦克地雷,至少能挡住三天”。

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三点,距离英吉利对德宣战己经过去了十二个小时,但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还在多佛尔港的渡轮上——他们的作战计划,还停留在一战时的堑壕战思维里。

法兰西总理达拉第的咖啡己经凉透了,他面前的两份文件形成了刺眼的对比:左边是德军装甲师的推进路线图,箭头密集得像群马蜂;右边是法军总参谋部的报告,还在强调“马其诺防线坚不可摧”。

当副官提到“德军用88毫米高射炮平射打碉堡,和宋卫国在常州的战术如出一辙”时,他突然把银质咖啡勺捏变了形。

马其诺防线的探照灯在夜里扫过莱茵河,哨兵们裹紧了大衣——他们的防寒服还是1918年的款式,而河对岸的德意志士兵己经换上了仿自华夏战场的冲锋衣。/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

有个老兵见过从华夏回来的传教士,说华夏军队用种能连射的武器在常州扫倒了成片的日军,“比我们的绍沙机枪厉害十倍”,这话刚说完,就被军官用军靴踹进了战壕。

斯大淋把烟斗往靴底磕了磕,火星落在波兰地图上华沙的位置。

朱可夫元帅刚从远东回来,皮靴上还沾着蒙古草原的沙——他在诺门坎见识过日军的坦克,更清楚德军现在用的战术意味着什么。

“宋卫国的闪电战让德意志人开了窍,”朱可夫的手指戳着地图上的布列斯特要塞。

“他们把步兵跟在坦克后面的打法,和常州城外的华夏军队一模一样。”

苏联外交部的电报员正在翻译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