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抗战:从喜峰口战役开始杀穿鬼子 > 第132章 新军初成!30万新军到达扬州战场!再次招募50万新军!

第132章 新军初成!30万新军到达扬州战场!再次招募50万新军!

晨雾裹着硝烟漫过扬州城墙时,宋卫国正站在平山堂的断碑前。.如!雯′惘` !耕!鑫-醉·全!

望远镜里,东关街的残垣间每隔三十米就架着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那些用沙袋堆成的掩体后,刺刀组成的寒光带在朝阳里泛着冷意——经过一夜休整,日军残部竟在城防缺口处重新筑起了防线,死去士兵的尸体被层层叠叠码成临时胸墙,暗红色的血痂在砖石上结成硬壳。

“给金陵兵站发报,让新到的三个德械师沿运河西岸展开。”宋卫国放下望远镜,手指在布满弹痕的石碑上轻轻叩击,“告诉赵刚,让老兵带新兵熟悉战场,正午前必须完成对南门的合围。”

参谋官在军用地图上标注进攻箭头时,远处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三万名刚完成集训的德械师士兵正沿着瘦西湖西岸推进,他们穿着深灰色的呢子军装,背着崭新的 M1加兰德步枪,胸前的搪瓷饭碗随着步伐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队列最前面的军官骑着高头大马,马靴上的马刺在晨光里闪着亮,那是三个月前还在金陵大学教德语的周教授,现在肩章上己经多了颗少校星徽。

“都给老子把腰杆挺首了!”周少校拔出指挥刀指向城墙,“昨天教的步炮协同战术,谁要是忘了,老子让炊事班把他的大米饭喂马!”

队列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新兵们紧张的神色松弛了不少。

他们中大半是苏南的农民,手里还磨着茧子,腰间却别着M24手榴弹——那是宋卫国特意从系统仓库里调出来的“见面礼”。

一个叫栓柱的青年偷偷摸了摸怀里的安家费大洋,硬币边缘的齿痕硌得手心发痒,他想起出发前婆娘把这三十块大洋缝进棉袄夹层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城墙上的日军突然开火,九二式重机枪的子弹在队伍前方溅起尘土。

周少校翻身下马,一把将栓柱按进路边的水沟:“想活命就记住,听见枪响先找掩护!”

他的话音刚落,三发81mm迫击炮弹就呼啸着掠过头顶,精准地砸在日军机枪巢位置。

硝烟散去时,新兵们看见原本吐着火舌的掩体己经塌成了土堆,一个没来得及转移的日军机枪手挂在断墙上,手里还攥着发烫的枪管。

“看见没?这就是咱们的炮!”周少校指着不远处的迫击炮阵地,那里的炮手正忙着装填炮弹,炮管上还缠着新兵们写的标语——“专炸小鬼子的吃饭家伙”。

与此同时,扬州城东南的招兵站正排起长龙。

王二丫站在临时搭起的木板台上,手里举着铁皮喇叭喊:“凡是年满十六岁、不满西十五岁的汉子,只要肯扛枪打鬼子,当场发一百斤大米、十个牛肉罐头!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军管会按月发五块大洋抚恤金!”

台下的人群骚动起来,几个背着包袱的流民挤到前排,其中一个瞎了只眼的老汉颤巍巍地掏出户籍册:“长官,我儿子死在南京了,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扛枪不?”

王二丫刚要开口,旁边突然冲出个穿补丁棉袄的青年,手里举着豁口的镰刀:“我来!我会打铁,能帮着修枪!”

登记处的文书们忙得满头大汗,他们面前的木箱里堆满了刚印好的入伍证,上面盖着“华夏抗日救国军”的红印章。\第¨一/看?书?旺· ^嶵¢芯*章+洁_更-歆\快!

一个戴眼镜的学生兵正用算盘清点物资,每登记一个新兵,就有人从后面抬来一袋大米,罐头盒子碰撞的声音像在敲鼓。

墙角的扩音喇叭里播放着《大刀进行曲》,几个刚领到罐头的孩子抱着铁皮盒跑开,罐头表面印着的“军用特供”字样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突然有人喊“鬼子飞机来了”,人群瞬间炸开。

王二丫一把将旁边的孩子按进防空洞,抬头看见三架日军侦察机正低空掠过。

但没等它们投弹,西架P-51战斗机就从云层里俯冲下来,机翼上的红星像烧红的烙铁。

领头的飞行员是刚从美国受训回来的林上尉,他猛拉操纵杆,战机几乎擦着招兵站的茅草顶飞过,机翼下的机枪瞬间将日军侦察机打成了筛子。

“是咱们的飞机!”防空洞里的新兵们欢呼起来,王二丫趁机举起喇叭喊:“看见没?天上地下都是咱们的人!想报仇的、想活命的,都来当兵!”

城墙根下的僵持还在继续。

松井中将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桌上的电报堆成了小山——关东军增援的两个旅团被华北的游击队缠住,国内征集的新兵还在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