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的歌谣。
在芝加哥的感恩节游行上,有人举着宋卫国的巨幅画像,与华盛顿、林肯的画像并排。
一个叫露西的小女孩,给宋卫国寄来一张画:上面是一个黄皮肤的男人,周围围着一群举着麦穗的美利坚人,天上写着“谢谢你”。
宋卫国站在纽约港的码头,看着最后一批罐头装上船。
汤姆赶来送行,手里捧着一个玉米做的奖杯,上面刻着“拯救者”。
“将军,”汤姆的眼睛红了,“今年中西部的小麦价格涨到了两角,玉米也到了一角五,这都是您的功劳。”
宋卫国接过奖杯,突然想起穿越前看过的历史书——1934年,美利坚农业人口失业率高达40%。
而现在,因为他的到来,至少有十万人重新拿起了农具。
“告诉农场主们,”宋卫国望着远处的海面,“明年的粮食,我还要。”
汤姆用力点头,看着宋卫国登上回国的轮船。
船开时,码头上突然响起了《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那是几千名农场主自发组织的乐队——他们听说宋将军要走,连夜从各州赶来送行。
轮船驶入太平洋时,宋卫国意识沉入系统空间。
眼前是堆积如山的物资:八十万吨小麦像金色的山脉,西十万头肉牛的罐头码成了长城,水果罐头堆成了金字塔……他轻轻触碰那些罐头,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带着美利坚阳光的温度。
“这些,够热河的百姓和军队吃五年了。”他低声自语,指尖划过虚拟面板上的数字——储物空间的使用率,刚刚超过15%。
远处,小日子列岛的轮廓在云层中若隐若现。
宋卫国握紧了拳头,系统空间里的罐头们仿佛也在发出低吼——它们将在不久后的战场上,成为最坚硬的铠甲。
而美利坚中西部的农场里,新的麦种己经播下。
农民们在地里插着木牌,上面写着:“为宋将军种出最好的小麦。”
谁也没想到,一个来自东方的将军,竟在1934年的经济废墟上,种下了跨越太平洋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