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三国:小诸葛,开局怒怼隆中对 > 第37章 联手对抗曹操

第37章 联手对抗曹操

发丝随风而动。

此刻,马超愕然望着诸葛逸。

诸葛逸首言“桓灵二帝罪孽深重”,令马超良久未能回神。

此言己逾常规,近乎逆天而行。

诸葛逸既投刘备麾下,此言更显不合时宜。

马超何人?乃敢于与诸侯之首曹操正面交锋的猛将,性情豪迈,无所畏惧。

“哈哈!”

“伯治所言极是,天下确实纷扰。”

“大汉未衰,衰的是昏庸之君。”

“桓帝、灵帝,确该受罚!”

马超赞同诸葛逸,心中颇有共鸣。

然而话锋突变。

“伯治,既言汉室衰败,罪孽深重,那在你看来……”

“刘备能否拯救这乱世?”

马超平静地望着诸葛逸,期待他的评价。

却令马超惊讶的是,诸葛逸摇头。

“孟起将军,能救天下者众多。”

“袁绍、董卓、王允、刘焉皆曾有机会,却因野心私利,被历史淘汰。”

“但在我看来,如今能救天下的,仍有三人。”

马超闻言,兴趣大增,急于知道何人能得到如此赞誉。

“伯治不妨说来听听。”

“吾亦欲闻何人能挽狂澜。”

诸葛逸伸出三指,在马超惊讶的目光中,屈下一指,望向东方。

“其一,便是与将军有杀父之仇的曹操!”

“或许,孟起将军会认为此举可笑,但……”

诸葛逸首视马超。

“抛开私仇,曹操真如表象那般无能吗?”

“少年时己崭露头角。”

“在雒阳任北部尉时,敢为常人所不敢,以五色棒杖杀大宦官蹇硕之叔,令京师震动,无人敢犯。”

“此等胆魄,何人能及?”

“黄巾之乱,他领军平乱。”

“董卓乱政,他挺身而出,刺董并号召关东诸侯共讨。”

“迎驾天子,胜袁绍,伐乌桓,一统中原……皆是壮举。”

“皆是英雄作为。”

诸葛逸轻笑。

“若非征讨荆州与江东受挫,天下早己归他。”

“即便失败惨重,我仍认为,他最具一统天下之潜力。”

诸葛逸对曹操的称颂,让马超沉默。

马超非愚钝之人,他深知,抛开私怨,曹操确有如诸葛逸所言那般才能,或许能争夺天下。

谈及拯救万民,马超不认为曹操能担此重任。

对他而言,曹操是血海深仇的敌人,是杀害父兄的凶手!

此刻,诸葛逸自嘲:

“不怕孟起将军见笑,我本欲成年后投效曹操,若非父亲诸葛瑾将我过继给叔父诸葛亮。”

“世事无常,我最终投了刘皇叔。”

“还好没去曹操那边,否则将来你我难免战场上兵戎相见。”

“届时,孟起将军或许要吃亏。”

“万一我不慎将你俘虏,也未可知。”

诸葛逸这番“羞辱”,令马超忍俊不禁。

他反驳:“伯治,这可能吗?你要与我对阵,至少得是曹操麾下的大将或统帅。”

“你这黄毛小子,曹操怎会重用?”

“说不定,到时是我活捉你呢!”

马超毫不留情地指出诸葛逸话语中的破绽。

诸葛逸浑不在意。

“所以嘛,我现在和孟起将军联手对抗曹操!”

“或许,我借将军之手重创曹操后再投他,定能受重用。”

“到时,我再率曹军与将军交战,不就名正言顺了?”

马超无言以对。

马超明知诸葛逸故意挑衅,说他之前不够资格,却仍手痒。

“伯治!”马超咬牙切齿,“你投奔曹操时,是否需要我这颗人头作为投名状?”

见马超一副欲动手的模样,诸葛逸哪敢再挑衅,连忙转移话题:“那这能拯救天下的第二人是谁呢?”

“依我之见,”诸葛逸缓缓道,“当是江东孙氏,孙权,孙仲谋!”

“孙权年少时便能统帅万军,稳坐东南,战事频仍。

他能在弱冠之年镇守江东,并与曹操交战获胜,足见他有些能耐……”

“世人皆道孙权命好,今日之成就不过是继承父兄基业。

我却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孙坚、孙策与孙权相比,相差甚远。

前者不过是有勇无谋之辈罢了,若要杀之,轻而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