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小村 这是一座古老的小村,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百年前。齐盛小税枉 更薪最全
天气晴朗的时候,这里可见南方五十里外,巍巍然高耸入云,威凌四周的太峰,那是太峰山脉的主峰。
今天天空万里无云,远处的太峰披上了蓝白色的衣衫,更显它那雄浑的轮廓。
峰顶在阳光照射下,象一顶灿烂皇冠似的放射着异彩。
小村周围的农田上,升起股股轻烟。
早间勤劳的人在用麦干焚烧自家的田地,这样烧过的土壤,下月春播时会变得更加肥沃。
轻烟袅袅而上,朦朦胧胧遮盖住了小村,映衬着小村奇幻而神秘。
村头有一大片空地,上面堆着一垛垛去年收割下来的麦干。
一棵年代久远的粗大榆树矗立在空地的前方,宽大的树冠覆盖了半个空地。
夏日,村里的人喜欢在它那枝盛叶茂的树荫下纳凉,享受着微风带来的清爽,聊着各家的闲话。
村东面,一条小河潺潺流过,汩汩的流水声刚好催人入梦。
村中的各家女人们,会在这里洗衣物、洗菜甚至刷马桶。
偶尔,村里的一些男人也会在这里打捞鱼虾,不过这里的鱼虾不多,人们娱乐的意思远远大于吃鱼虾的yu望。
村中住户家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
各家院子用篱笆隔开,院内按照个人不同的喜好,种着各样的果树。
孩子们可以在各家的院内奔跑打闹,也许会在不经意间撞坏篱笆。
主人们不会制止他们,只是第二天有空的时候将撞坏之处修补上。
今天已到中午时分,各家的炊烟升起。
按照往日的习惯,是该到吃午饭的时候了。
这里还能吃饱饭,由于是帝国的老州,这里也享受着轻徭薄税的赋税政策。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村里人都喜欢过这样平静安详的日子。
前些时候,高句丽独立的消息传到这里的时候,村里的五十余名青壮,口里高呼着独立的口号,在村头的大榆树下,折腾了一月有余。
他们也许不知道独立是什么意思,可是这样代表着“先进思想”的口号怎么能不喊一下呢?不喊,就代表自己是愚昧的人,是不懂得跟着时代一起进步的人。
而且他们不这样做,又怎么能消耗自己在农闲时的旺盛精力呢? 那段日子,全村一片沸腾。
青壮们神情激昂;女人们捂着嘴看着自己的男人们说着一条条的大道理,那个样子仿佛他们是满腹经纶的有学之士;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什么时候自己爹爹也变得这样好玩起来?那么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过沉闷了。
只有一些老人们面带着悲哀的神情看着这些陷于疯狂的孩子们,不论他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
独立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帝国军队不是养在那里看着好玩的,汉骑也不是靠三寸不烂之舌来劝说人们要忠于皇帝。
可是他们的劝说,没有人听得进去,所有的孩子都将这些老人看成是老古董,是跟不上时代的人。
他们之间的代沟不是象村边的那条小河一样窄窄的,而是书上说的象大海一样无边无尽。
不过疯狂日子也没有过上多久,汉骑便来了。萝拉小税 庚辛罪筷
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来到本村,可是已经让这些头脑发热的家伙们清醒了一些。
传言汉骑已经攻下兴府,杀掉了所有参加独立的人。
年轻人开始害怕,他们告别了自己的妻儿,向着太峰方向撤离。
他们深信这里是属于他们的,那些汉军呆不了多久。
只要汉骑一走,他们还是可以返回这片美丽的土地,过自己平凡而安详的日子。
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小,当然也有个别实在不愿意离开自己家人的青壮。
最初人们躲在家里颤抖着,等待着汉军的到来。
可能这里是太过偏僻,一连半月,人们连半个汉军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人们的胆子又逐渐的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