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老赵,照这个速度,今天能招多少人?"
赵刚推了推眼镜:"己经登记八百多了,后面还排着长队。"
最感人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拉着孙子来报名:"长官,收下俺孙子吧!俺家就剩这一根独苗了,可不能让鬼子再祸害乡亲们!"
李云龙跳下碾盘,亲自给老太太敬了个礼:"大娘放心,俺李云龙拿脑袋担保,一定把这小子培养成好兵!"
……
安化县城外的打谷场变成了临时训练场。
"立正!"魏大勇的吼声震得麻雀乱飞。
两千多名新兵挺首腰板,虽然动作还不标准,但眼神里都憋着一股劲。
李云龙亲自示范持枪姿势:"看好了!枪托抵肩要稳,三点一线..."
他转向赵刚,"老赵,新兵文化课不能落下,每天认十个字!"
赵刚会意:"己经编好了识字课本——《打鬼子三字经》。"
更绝的是"以老带新"制度——
每个老兵带五个新兵,不仅教军事技能,还要教战场生存经验。
"看见没?"张大彪指着自己钢盔上的凹痕,"这是上次被鬼子机枪扫的,要不是钢盔,老子脑袋就开瓢了!"
新兵们摸着崭新的钢盔,训练更加卖力。
……
安化县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集市上,老乡们争着给战士们送东西。
"李团长!"卖豆腐的老王硬塞过来两块豆腐,"自家磨的,不要钱!"
李云龙掏出一块大洋:"老王,八路军的规矩你知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夜幕降临,新团部的煤油灯亮了起来。
李云龙和赵刚对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扩编后的兵力部署图——
独立团现有编制
10个步兵营(每营600人)
1个炮兵营(60门迫击炮、12门步兵炮)
1个装甲营(8辆坦克,20辆装甲车,40辆卡车)
1个神枪连(200名狙击手)
总兵力:7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