瘩总不能当摆设吧?"
身后,赵刚、张大彪、段鹏等干部围成一圈,个个脸上写满疑惑。
"团长,"赵刚推了推眼镜,"您该不会是想..."
"没错!"李云龙"啪"地拍了下机翼,"老子要让这铁鸟重新飞起来!"
……
团部会议室内,煤油灯将李云龙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高大。
"同志们!"他指着手绘的草图,"咱们在平安县城外修条跑道,长500米,宽30米!"
干部们倒吸一口凉气。
"团长,"一营长张大彪挠头,"咱连水泥都没有..."
李云龙咧嘴一笑,变戏法似的掏出个小本子:"这是老子研究的'土法水泥'——石灰石碾碎,混合黏土和铁矿粉,煅烧后跟石膏掺一起!"
他转向赵刚,"老赵,你带政工干部动员群众,咱们用'以工代赈'的方式,管饭还给工钱!"
赵刚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需要多少劳力?"
"至少两千人!"李云龙大手一挥,"半个月内必须完工!"
……
第二天清晨,平安县外的荒地上人声鼎沸。
男女老少齐上阵,镐头铁锹挥舞如林。
李云龙亲自推着独轮车运土,汗水把军装浸得透湿。
"李团长!"七十岁的王老汉颤巍巍地递上水壶,"喝口茶吧,您都干一上午了。"
李云龙接过水壶,突然瞪大眼睛:"这...这是龙井?"
王老汉笑了:"老家带来的,藏了十年啦!今天特地沏给您尝尝!"
不远处,魏大勇正带着战士们用石碾子研磨石灰石。
这个少林和尚力气大,一个人能推动三个战士才能拉动的碾子。
"和尚哥,歇会儿吧!"新兵陈石头抱着箩筐跑来。
魏大勇抹了把汗:"不成!团长说了,今天必须磨出五百斤石灰粉!"
更绝的是段鹏的"发明"——他把鬼子的装甲车履带拆下来,改造成压路机,轰隆隆地碾压着路基。
……
师部兵工厂的窑洞里,赵刚正和技术员们研究航空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