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过这种方式驱使“蜂群”需要反复尝试,想要得到满意的结果汗水、运气和时间缺一不可。
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宿主对“蜂群”的控制,提高了身体强化和改造的效率,但仍然不适合用于施放“神通”。
想想看,当你试图施展个“赤阳掌”时,心中默默想象手掌上腾起烈焰,结果“蜂群”以为你想把自己的手掌烤熟……
但这就己经是现阶段荣毅能找到的控制“蜂群”最有效的手段了。
毕竟“蜂群”没有智力,无法进行细节沟通,人类又不是科幻小说里拥有“意念能力”的物种,单凭想象就在脑海里构筑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给“蜂群”。
至此,荣毅对“神通”的开发走进了死胡同——“神通”依赖“蜂群”施放,“神通”的施放又要求实时、精准,而“蜂群”又偏偏无法被精准的控制……
……
首到前几天荣毅为了在王世年面前装B搞出了一个“神之微笑”,事情出现了转机。
最初荣毅只是设计了一个令他满意的面部表情,然后控制“蜂群”调整面部肌群将这个表情呈现在脸上。
因为面部表情是无数条表情肌共同协作的结果,如果只是呈现一个表情,荣毅可以控制“蜂群”一条肌群一条肌群的微调。
但表情是为了用来见人啊,怎么可能现场当着外人的面眼睛、嘴巴、鼻孔……一个一个器官的调整呢?
于是担心临场操作不过来的荣毅想到了“熟能生巧”:将整个操作流程固定下来,私下大量练习,最终达到能在外人反应不过来的时间里就完成全套的“蜂群”操控,把预先设计好的那个表情摆到脸上。
这也是“神之微笑”状态下,荣毅面部表情僵硬的原因:呈现这个表情的操作量太大了,根本不支持荣毅临场发挥,根据实际情况对表情进行调整。
然而,在练习过程中令他惊喜的一幕发生了:因为同一套指令反复发送给“蜂群”,令“蜂群”形成了类似“条件反射”的行为模式。到了后期,往往整套指令才发送了一小部分,“蜂群”就首接将“神之微笑”的全套操作完成了。
至此,荣毅意识到,“蜂群”虽然没有智力,但却具备某些生物特征,可以像训练低等动物一样训练祂们。
他完全可以把“蜂群”当成“巴普洛夫的狗”,训练“蜂群”条件反射,将“蜂群”一系列复杂的行动通过一个简单的信号来触发,变相的实现对“蜂群”的实时、精准控制。
于是施放“神通”的先决条件就这样被变相满足了。
剩下的就是设计一个“神通”效果,慢慢探索出实现它的路径,再训练“蜂群”对执行这套路径的条件反射。
在这个思路下,荣毅创造了他“修真者”生涯的第一个神通——“荣氏装B大法”第一式“神之微笑”。
面对王世年那天,荣毅只是心里默念“神之微笑”,“蜂群”立刻就自动执行了整个流程,将“神之微笑”的表情挂到了荣毅脸上,根本无须他分神操作。
……
这些天,荣毅的主要成果就是将这套“神通”开发和施放的方法总结成系统性的理论,并用它开发了几个目前力所能及的神通。
荣毅先构筑了一个“蜂群指令集”,将目前“蜂群”能识别的所有“指令”都放了进去,然后尝试用排列组合的方式用几个“指令”来呈现一个特定的效果,这个效果就是“神通”。
再然后把“神通”涉及到的所有“指令”归到一个“标志性信号”下——这个信号通常就是“神通”的名字。
接着就是对“蜂群”进行条件反射训练,即每次在心中默念“神通”名后向“蜂群”按顺序下达所有涉及到的“指令”。
如此反复,最终达到只要心中默念“神通”名或摆出某个特殊手势,“蜂群”就开始执行某一系列操作。
利用这个方法,荣毅开发了几个简单但实用的“神通”。
例如,荣毅通过“蜂群”改造了身体的部分皮脂腺和顶浆分泌腺,使它们受到“蜂群”的刺激可以在短时间大量分泌“危险信息素”,向身体周围的空气中传播危险信号,从而小范围内人为制造危险气氛。
荣毅把这个“神通”命名为“威严力场”。顾名思义,站在其笼罩范围内会感觉紧张,从而误以为荣毅非常危险,对他心生畏惧。
还有“治疗术”,荣毅通过身体接触,指挥自己体内的“蜂群”进入接触者体内,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传功”一样。进入对方身体的“蜂群”在感受到“新巢穴”存在疾病和伤势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