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巨浪 > 第十二章 奋起直追

第十二章 奋起直追

舟山海军司令部之前,卫延年与严国荣就拟好了采购合同。

七月底,在陈锦宽签署了该合同之后,海军立即向四家造船厂下达了建造任务:立即开工建造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

此时,白佑彬已经来到了江南造船厂,准备接收未完全建成的“太祖”号战列舰。

虽然站在舾装码头上无法完全感受到这艘满载排水量过四万吨的级战舰的威武英姿,但是对仅仅在“青海湖”上实习了几个月的白佑彬来说,这还是他平生第一次在这么近的距离内与一艘长度过两百米的战舰“亲密接触”。

相对而言,只剩下了舰体的“青海湖”号算得了什么?

在她的面前,就连南洋舰队旗舰“长江”号也是小巫见大巫。

“少校们,感觉不错吧?”

长出了口气之后,白佑彬朝旁边的海军准将点了点头。

罗清远,四十二岁,河北沧州人。虽然按照帝国海军的传统,战列舰舰长一般都是上校军官,但是一般情况下,新式战列舰的任舰长都是海军准将。另外,能够以准将身份出任战列舰舰长,也表明该人今后前途无量。

几天相处,白佑彬现,罗清远身上有很多帝国海军的“传统”。

比如:特别爱整洁,做事一丝不苟,平时不苟言笑,自律性非常强,且对下属要求极为严格。当然,罗清远不会缺少海军的另外一个特征:护短。

“长官,我们真是不虚此行啊!”

出感慨的是戴秉国少校,他是“太祖”号的航海长。

按照传统,新战舰服役之前,除了需要一名能力出众的舰长之外,还需要配套的必要军官,即航海长、轮机长、枪炮长等等。这些人将与舰长一起组成战舰的指挥班底,然后在此基础上招募其他岗位的官兵。

罗清远微微点了点头。“时间差不多了,到我们的新家看看吧!”

战舰上,成百上千名工人正在为这艘即将服役的战舰做最后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司令舰桥内,几名高级工程师将这里当作了临时施工总部。

交接仪式非常简单,当罗清远将太祖皇帝的浮雕像挂到司令舰桥的舱壁上之后,这艘战舰就算正式加入帝国海军了。

如同其他每一艘战舰一样,“太祖”号有自己的标志。

在此之前,帝国海军一共有二艘战舰用“太祖”命名,最初是一艘三层火炮甲板的风帆战列舰,第二艘是铁甲战舰。那面太祖皇帝的浮雕像就是第一艘风帆战列舰的舰徽,也是帝国海军历史最悠久的一面舰徽。

次日,罗清远点名“招募”的军官与士官团队来到了江南造船厂。

验收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主要是战舰的建造还没有完成。在此情况下,只能一边建造,一边验收,同时还得进行相关训练,让军官与士官熟悉各自负责的区域,为正式服役做好准备。

这一忙,就足足是一个多月。

九月初,比原订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太祖”号的建造工作正式结束,并且正式交付给帝国海军。此时,该舰需要的一千八百五十名官兵全部到位。

五日,在罗清远的指挥下,“太祖”号战列舰驶离了舾装码头,从吴淞口进入长江航道。

似乎预料到战争迫在眉睫,所以在建造完工前,罗清远就联系后勤部门,为战舰补充了一批弹药。进入东海海域之后,“太祖”号开始了第一轮训练。

轰——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中,重达数万吨的战舰猛烈的震动了起来。

过了好一阵,白佑彬才放下了望远镜,同时略带不满的摇了摇头。

“偏了至少三链(一链等于十分之一海里)。”戴秉国也放下了望远镜。“如果让海军后勤装备处的那些人知道,我们用全装射进行训练,他们肯定要跳着骂娘了。”

“不训练,怎么知道差距?”白佑彬笑着摇了摇头,“比起整艘战舰,打废几根炮管算得了什么?”

戴秉国笑而不语,他早就知道白佑彬在海军司令部很有“后台”。

这时,一名上尉军官走了过来。“长官,还要继续吗?”

“今天就到此吧。”白佑彬回头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