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秋意渐浓。/鑫_纨. ¨ ¢神!颤. ^吾·错·内!容/
王浩,懒神教现任秘书长,正襟危坐,面前摊开着他那本越来越厚的《懒神教观察日记》。
日记本旁边,是一份新鲜出炉的文件,标题用加粗的宋体字打印着——《我们的公寓故事》项目策划案。
这是他耗费了两个通宵,根据教主江寻那些零散的、堪称“梦话”的指令,呕心沥血整理出来的成果。
“要有一个特别贱的电台主持人……”
“要有一个霸道女博士,一言不合就用挖掘机理论碾压全场……”
“还有一个特别抠门的律师……”
王浩一边回忆着教主的“神谕”,一边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首跳。
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设?这玩意儿能拍成电视剧?
但他不敢问,更不敢质疑。
因为他亲眼看见,教主在说完这些话后,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那份云淡风轻,那份理所当然,让王浩坚信,这绝不是简单的项目构思,这分明是上仙在点化凡人,是未来的财富密码!
于是,他把这份策划案打印了三十份,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开始了在圈内的化缘之路。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京城影视圈,这个永远不缺新闻和八卦的地方,瞬间被引爆了。
起初,大家以为这是个玩笑。
“江寻要投情景喜剧?今天不是愚人节吧?”
“《神雕》刚爆,他不趁热打铁接个武侠大男主,跑去搞这个?”
当各大影视公司的老板们,都收到了王浩递来的那份策划案后,圈内的风向,从疑惑,变成了统一的嘲讽。
在一个顶级制片人云集的私人酒会上,华艺的老总端着红酒杯,半开玩笑地对身边的人说:“江寻那孩子,怕不是股神当久了,真以为自己能点石成金了。!秒?漳.结^晓_说+徃^ ?首¢发.现在古装大剧才是王道,他倒好,掉头去挖一口早就干了的枯井。”
旁边一位刚投资了一部历史正剧的大佬,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情景喜剧?那都是十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的观众,谁还看那个?一群人在一个破屋子里耍嘴皮子,有什么看头?我看啊,这‘锦鲤’的好运,怕是要到头了。”
一时间,“江寻疯了”、“股神光环褪去”、“娱乐圈最大泡沫即将破裂”之类的言论,成了圈内最热门的八卦。
王浩的招商之路,也因此走得异常艰难。
他跑遍了京城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得到的回复无外乎三种:
“王经理,我们最近的投资方向是古装历史题材。”(翻译:你这玩意儿,我们看不上。)
“这个项目很有创意,但市场风险太大了,我们得再评估评估。”(翻译:你疯了,我们可不陪你疯。)
“江寻老师亲自投资?那我们肯定支持!这样,我们投……五万块,买个片尾字幕,怎么样?”(翻译:我们就是来恶心你的。)
不仅找不到投资,连电视台预购的路子也全部被堵死。所有电视台的购片主任,一听说是室内情景喜剧,头摇得像拨浪鼓。
王浩急得嘴上都起了好几个燎泡,每天在西合院里唉声叹气,活像个找不到香客的庙祝。
然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江寻本人,却对外界的腥风血雨毫不在意。
王浩第N次向他汇报招商失败的惨状时,他正戴着眼罩,躺在摇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
“教主!又黄了!光线那边也拒了!他们说我们的剧本太儿戏了!”王浩的声音都带着哭腔。′w·a_n\z~h?e*n.g-s¨h`u?.′n/e¨t.
江寻掀开眼罩一角,懒洋洋地问:“哦。那个沙发,定制了吗?”
王浩一愣:“啊?什么沙发?”
“就是我画在图纸上的那个。”江寻坐起身,比划了一下,“客厅中央,必须得有一张巨大、柔软、陷进去就能睡着的沙发。米白色的,要用最顶级的羽绒填充,坐垫的回弹系数要……”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对那张沙发的具体要求,精准到了每一个技术参数。
王浩听得目瞪口呆。
我的爷啊!项目都快胎死腹中了,您怎么还有心情关心一个道具?
“教主,现在的问题是没钱!没投资,我们连景都搭不起来,更别说定制什么顶级沙发了!”
江寻皱了皱眉,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