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看着江寻的背影,感激得差点热泪盈眶。这不仅是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更是保住了他在剧组的面子和饭碗。
当天晚上,老张回到招待所,心里越想越觉得神奇。他看着因为打磨剑鞘而剩下的一截小木料,鬼使神差地,就着灯光,拿起了刻刀。他以前从没干过这活,只是凭着一股感激的劲儿,随手雕着玩。
结果,一个憨态可掬、颇有神韵的Q版“无名”小木雕,就在他手下诞生了。
半个月后,他老婆拿着这个小木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一个省级的民间工艺品大赛。
结果,这个由边角料和一时兴起构成的作品,竟然意外拿了个三等奖。
奖金足足有五千块,比他累死累活半年的工资都高。
这下,“江寻运气好”的说法,彻底在剧组传开了。
起初只是小道消息,后来就演变成了“剧组锦鲤”的传说。大家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近他,给他递水、送水果,没事的也喜欢往他身边凑,希望能沾点好运,比如出门捡到钱,或者家里买的彩票能中个五块钱什么的。
江寻对此一无所知,只觉得这个剧组的同事们,虽然条件艰苦,但都异常热情好客。
夜幕降临,江寻躺在王浩牌电热毯上,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温暖。他的诺基亚手机“滴滴”响了两声,是一条短信。
发件人是洪姐的助理。
江寻没存号码,但短信内容让他记起了对方的身份。
“洪姐让我跟您汇报一下。目前第一阶段舆论引导非常成功,全网都对您的‘身世’报以同情。下一步计划的关键证人——福利院的周姓老员工,也己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接受我们安排的‘记者’采访,放出致命一击。请您放心。”
江寻看着这条信息,歪了歪头。
什么玩意儿?
他想了半天,才把这条信息和之前胡哥火急火燎打来的那个电话联系起来。
原来那帮人还没折腾完?还整出连续剧来了?
江寻打了个哈欠,觉得这些人的精力,真是比西北的风沙还要旺盛。
他随手把短信删掉,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研究那本厚厚的闲书。
至于什么“致命一击”,他连思考的兴趣都没有。
毕竟,明天还要早起,在全剧组面前表演“如何用最少的体力消耗舞出一套绝世剑法”,这才是需要耗费脑细胞的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