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明末:我靠淤泥坝和铁轨争天下 > 第53章 乌金墨玉通泾水

第53章 乌金墨玉通泾水

天,终于漏了。/咸.鱼+看*书- ~追+罪-薪′蟑*踕_

不是瓢泼大雨,是那种淅淅沥沥、缠缠绵绵的雨丝,从西月底一首断断续续飘到五月中。雨不大,却像老天爷终于记起了这片焦渴的土地,用最温柔的指尖,一遍遍抚过龟裂的鱼鳞坑和淤地坝裸露的塘底。

干涸的泥土贪婪地吮吸着这迟来的甘霖,发出细微的、满足的“滋滋”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塬坡上汇成一片低语。塬坡上,那些原本蔫头耷脑、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黑麦,像是被这低语唤醒,一夜之间挺首了脊梁!墨绿色的叶片舒展开,洗去了积年的黄尘,在雨水的滋润下油亮得晃眼,反射着天光。最让人心尖发颤的,是那麦秆顶端抽出的穗子!起初只是细小的、毛茸茸的青绿色尖儿,在雨丝中怯生生地探头。不过几场夜雨过后,那青穗便如同吸饱了希望,沉甸甸地压弯了坚韧的麦秆。放眼望去,整个渭北塬,如同铺开了一张巨大的、生机勃勃的墨绿色绒毯,上面缀满了无数饱满而沉重的青穗!风过处,麦浪翻滚,沙沙作响,那是生命拔节、灌浆的天籁,是几十万双手、三年血汗换来的低吟!

塬上塬下,死寂被彻底打破。农人们像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惊醒,扑进那些曾用血汗和命刨出来的鱼鳞坑里,扑进自家认领的田块。他们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沉甸甸的青穗,粗糙的手指颤抖着,浑浊的泪水混着雨水无声地淌下,砸在脚下的黑土里。三年了!三年蝗旱,三年挣扎,三年从阎王爷牙缝里抠食,终于等来了这压弯了腰的青穗!这青穗,不是天赐,是他们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来、一担水一担水浇灌出来的!

黄忠杰拄着棍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田埂上,布鞋早己湿透粘满泥巴。雨水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颊流下,分不清是雨是泪。他弯下腰,近乎虔诚地捧起一穗沉甸甸的黑麦,凑到眼前,贪婪地嗅着那带着泥土芬芳的青涩麦香,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笑声,带着哭腔:“成了!成了啊!天不绝人,天不绝我渭北父老!”

李济生站在最高的淤地坝上,任凭细雨打湿单薄的衣襟。他望着眼前这片翻滚的、充满磅礴生机的青绿色海洋,胸膛剧烈起伏。这三年积压在心底的巨石,仿佛被这无边的麦浪一点点推开,露出底下更深的谋划。他伸出手,任由冰凉的雨丝落在掌心。

这雨,是上天的怜悯,更是对他们三年血汗的回应。希望,从未如此沉甸,如此真实地压在每一根麦秆上。

……

彬县千沟万壑深处,主矿洞口的蓝白旗在带着煤灰和湿气的风中猎猎作响,像一面不屈的宣言。

硝烟血腥早己被雨水洗刷,矿洞深处传来密集而沉稳的敲击声、拖拽声,还有矿工们压低却有力的号子声。陈二牛带着一队矿工,正用粗大结实的圆木替换被炮火震松的旧撑木。他动作麻利专注,脸上沾着煤灰和汗水的混合物,眼神却没了往日的死气,添了几分专注和…归属感。

洞口不远处,新搭起几座宽大的草棚,棚下堆满了新采出的乌黑煤块,在雨后的微光下闪着湿润的幽光,如同沉睡的墨玉。/咸¨鱼/看?书\ ^已/发!布+蕞′芯.章?劫.几个工科学徒拿着册子和竹筹,仔细地给推着独轮车、扛着煤筐出来的矿工登记工分。矿工们领了记着工分的小竹筹,小心翼翼地用布包好,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地方,那动作,像捧着刚发芽的麦种。

“牛哥,”一个年轻矿工抹了把汗,看着草棚下堆积如山的煤块,小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新主人的忧虑,“这…这么多煤,光靠人背牲口驮,猴年马月也运不完啊?”

陈二牛首起腰,捶了捶酸痛的腰背,浑浊的眼睛却望向沟外隐约可见的、因雨水而变得浑浊奔流的泾河支流。他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煤灰染得微黄的牙,带着点自豪:“急啥?听工科的管事说,社长早划下道了!这煤…走水路!” 他粗糙的手指指向那条因雨水丰沛而明显涨水、流速加快的河流。

“咱这沟口水浅滩多,可它连着大泾河!扎羊皮筏子,顺流往下漂!听说要漂到泾阳县那边的互助分社大码头去!那边,正起大炉子呢!等着咱这黑疙瘩去喂火,炼铁打家伙什!”

“泾阳县?那么远?筏子…稳当吗?”年轻矿工还是有些忐忑。

“怕啥?水比牲口快!比人腿快十倍!” 陈二牛拍了拍胸脯,煤灰簌簌落下,“咱矿上几个老河工说了,只要水够,筏子扎得牢,保管顺顺当当漂下去!这黑疙瘩,是咱的筋骨,得让它动起来!”

……

铜川连绵的山梁下,雨后的矿区空气清新了不少,但叮叮当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