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忙不迭的捡起来,只见折子上面只写着两行字。
“荆州之乱已定,荆州之军并无哗变之意。其遭小人挑唆,已查出罪魁祸首,按军法处置,奏请陛下安心。”
折子上还附了一份名单,而这份名单,和沈培之书房里的那份名单上的名字一模一样,顺序都没有改。
“这,这……”
沈培之眼前一阵阵眩晕,他想到了自己书房因为机关被毁从而打不开的暗阁。
难道?
暗道他书房的东西早就别窃失了,那把火是障眼法?
沈培之心里大惊。
“皇上,皇上,臣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沈培之痛心疾首,却让令帝更加生气了。
“你的意思是,这件事跟你没关系?”
“不。”
他慌忙的摆了摆手,“老臣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陛下,先前老臣的书房着火,臣一直都很怀疑这把火来的很是蹊跷,却什么都查不出来。现在想来,纵火之人或许根本就不是为了放火,而是为了那些东西。”
“沈培之!”
令帝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朕叫你来,不是为了让你推卸责任的!东西是在你手里丢的,你就要给朕找出来究竟是谁偷了东西!”
沈培之心里发苦。
这时,内监匆匆进了御书房,神情肃穆。
“陛下,刑狱司传来消息,说劫匪案的幕后之人查出来了。”
“哦?”
沈培之看似是跪着,实际上耳朵都已经竖了起来。
“说。”
令帝脸色不善,“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的寺庙敢做这样的事情,真当朕是死的吗?”
内监脸色却难看的很,一会儿犹犹豫豫的看着令帝,一会儿又看了看沈培之。
这一眼看的沈培之惊心动魄。
该不会是沈家被查出来了吧?
令帝本就在怒火上,一看这个样子,又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支支吾吾的做什么!说!没有什么,是朕的爱卿不能听的。”
内监吓得颤颤巍巍。
“回陛下,劫匪案的主谋,据说是中书令的小儿子,沈朝寅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