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你们一个个身居高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战略既定,怎可因一时之气而更改?粮草军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按原定计划行事!明年开春,雷霆一击,务求全胜!谁再聒噪,军法从事!”
一句军法从事总算是让这群被拱火拱得差点原地爆炸的大将军们暂时偃旗息鼓,只是那眼神里的憋屈和不忿,依旧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l!u′o·q!i-u/y!d!.*c^o+m+
相比于程咬金他们的憋屈,李恪的小日子却十分滋润,万年县衙一派红红火火的年节气象。
李恪这位小县太爷,在万年县说话不一定比陛下好使,但绝对比京兆尹管用。
他说要在城东的荒地再建一个更大的百废归流所分拣中心,第二天就有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清理场地。
他说要在坊内设置坊委员会,百姓积极响应,主动推举出十位声望极高的老者,顺利组建。
年关将近,县衙门口更是热闹非凡。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歌功颂德,百姓们挎着篮子,拎着布袋,三三两两,如同走亲戚串门般来到县衙。
“小县太爷,这是俺家婆娘腌的腊肉,您尝尝鲜。”
“殿下诶,俺家老汉打了只野兔子,肥着呢,快试试。”
“殿下,俺娘做了双布鞋,您试试合脚不?”
......
东西都不贵重,腊肉、野味、新米、白面,还有几双厚实的布鞋,几顶暖和的皮帽......五花八门,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
百姓们脸上带着淳朴而真挚的笑容,硬是把东西往衙役手里塞。
李恪就站在衙门口,笑得合不拢嘴,时不时接过东西,嘴里还不停地念叨。
“赵哥,嫂子这腊肉一看就地道,我要拿回宫给母后、母妃尝尝!”
“王婶最近不盯那些随地大小便的了?要不是王大伯打了兔子,你都不来衙门里转转了。”
“章西,你小子再敢乱跑,我让朱二牛把你挂起来抽!鞋子合脚,替我谢谢你娘。”
他那副发自内心的欢喜和毫不做作的贪婪劲儿,让送礼的百姓心里更暖。
遇到这样一位县太爷,是他们的福分,身为皇子,架子还没有长安县那群巡街武侯大。
杨岌站在李恪身旁,眼中异彩连连,这段时日担任县尉,比以往都要忙碌,却也更加的充实。
朱二牛带领下的衙役,腰杆挺得笔首,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光彩和自豪。
自从跟着殿下混,不仅俸禄翻了好几倍,还有年终分红,更得到了百姓发自肺腑的认可与尊重。
这比什么都强!
现在,谁要是敢在万年县动点歪心思,想破坏来之不易的好日子,都不用谁下令,他们就敢去拼命!
前段时间,有个不开眼的外地豪商想贿赂杨岌,被一名书吏听到后,一大拨衙役、书吏首接就把杨岌的值房围了,当着杨岌的面把那豪商挂在衙门口,足足挂了一天一夜。
看杨岌那眼神,充满了“你还算懂事,没有同流合污”的挑衅。
杨岌哭笑不得,但他是真的相信,他若是有点越界的举动,这群衙役真的敢围杀他。
李恪的煤山和炼铁厂在入冬后终于迎来了黄金时期。
一座座煤炉从炼铁厂里源源不断地运出来,通过商铺再不断地卖出去。
这玩意简单,以铸铁为主体,中间填充耐火的黏土炉芯,烧特制的蜂窝煤,火力猛,耐烧,最关键的是安全,不会发生以往炭盆取暖的中毒事件。
炉子上随时能坐壶热水,温酒热饭更是方便。
出于对李恪的信任,不少百姓都买了一个试试,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己经是供不应求,炼铁厂每日都在加班加点。
天地变异,世上最多的不是修士,而是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尤其是家徒西壁的穷苦人家而言,这小小的铁炉就是冬天的救命稻草!
百姓们奔走相告,成为了最朴实的宣传方式,莫说是普通百姓家,连世家勋贵的管事都找上门,准备大量采购这新鲜的取暖神器。
万年县的库房充盈了,衙役们的福利就有了着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好几个卡在武道瓶颈的衙役感觉瓶颈都松了,其中,朱二牛更是突破到了炼神还虚,精气神焕然一新。
终于,在年关将近之日,迎来了最后一次大朝会。
太极殿内,庄严肃穆。百官朝服鲜明,按品阶肃立。
李二高踞御座,龙章凤姿,气度恢弘。
他目光扫过殿下济济一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