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红潮 > 永别方志敏

永别方志敏

鹅毛大雪漫天飞舞。~g,g.d!b`o`o`k\.¢n*e_t^山间野外放眼皆白。

是夜,天寒地冻。红军缺衣少粮、饥寒交迫,艰难行进在江西东北部三清山的坎坷山路上。

污泥关之战后,敌军第四十九师,王耀武的补充一旅,还有二十一旅,浙保五团等二十多个团的追剿之敌循迹蜂拥尾追。红军且打且走,漫无目的,疲于奔命,辗转半月有余。裁员加剧,战斗力大减。失败的哀痛笼罩着部队官兵。

方志敏的身体缺医少药,内外交困,肺病日趋恶化,行军时出现了昏迷现象,不是背着就是抬着,终日颠沛流离。他的内心更是沉浸在懊悔、自责和对战友的追悼之中。寻淮洲的死使他警醒。使他对刘畴西的领导能力不再那么放心。只要是他的身体能够支撑,他就自己主事,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再作决定。疲于应付的局面使得方志敏他们还没来得及作什么总结,还没追究谁的责任。刘畴西还是明白方志敏心中的怨气,凡事自敛许多。乐少华等在方志敏眼中更是不值一提,本来就比方志敏低几个级别,加之受伤,至此退出领导层。方志敏思前想后,无路可去,决定先返回闽浙赣苏区--赣东北休整,过完年再作打算。

过两天就是年关,方志敏坐在担架上,率红军到达三清山东北面的浙江开化杨林。部队分成两半,无战斗力的军团机关后勤工作人员、没有弹药的迫击炮连、重机枪连和三百多伤病员共八百多人在前先走,刘畴西率三师主力两千余人殿后,以阻追敌。

三百多伤病员是在谭家桥战斗中负伤的。其他人员只是为了照顾这些伤病员而先行一步,且缺少武器,没有多少战斗力。除方志敏外,还有军团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和政治部主任刘英。十九师别动队大队长郝剑带一排人在前面开路。他们连夜翻越三清山东北面的南华山,涉过一条小河,穿越位于三清山北麓德兴皈大乡朱浆坞白沙关至暖水敌之封锁线。大年三十那天到达三清山北麓的化婺德苏区港首村。绕开敌人设在村口的碉堡,大年初一继续西进,并于傍晚时分到达三清山脚下的德兴港头村宿营。

村子里冷冷清清的,剩下的只是老弱病残。健壮的人员和妇女要么被抓,要么躲避到外面去,不敢回家。红军占据了村中一所较大的富家宅邸。穷家怕白军,富家怕红军。这户人家早已望风而逃。

红军布满岗哨。

病情加重的方志敏被安置在一间厢房里休息,心里总不踏实。他裹着棉被,就躺在床上。这支队伍里手臂受伤但还能活动的参谋长粟裕,军团政治部主任刘英等在榻前围着他。

“部队都安顿下了吗?”方志敏抬起身子,孱弱地询问道。

“外面冷,又下雨雪,村里空房子比较多,我已经叫各营连自己找去住下了。”刘英说。

刘英,身材高大儒雅,文质彬彬,仪容整洁。他的左手臂也受伤了,和粟裕一样用绷带打起来吊在脖子上。

“好!告诉他们注意纪律。”

“知道。^x^i!n·2+b_o!o,k\.*c*o/m_只是,村里没找到多少吃的。”

“一定要找到吃的。你派人到周边的村里去找。过年了,看看各部队还有多少银元,统一收上来,到老百姓手里买点粮食。和地方上的同志联系一下,请他们帮帮忙。解决部队的燃眉之急。”

“是!”

“不知道刘军团长他们在哪里了?”

“我已经去人和他们联系,您放心休息一会吧。”参谋长粟裕接上话茬。

方志敏赞许地点点头,合上眼睛。他实在是太累了。他需要安静地休息。刘英见状,示意众人退出门去。

方志敏迷迷糊糊,恍惚中山呼林啸,枪炮震天,一会儿敌人如狼似虎,挺着雪亮的刺刀凶恶扑来,一会儿百姓的哭声叫声不绝于耳。红军陈尸如山,方志敏悲痛欲绝。寻淮洲端着机枪冲过他眼前。方志敏想叫住他,任凭怎么叫也叫不住。眼睁睁看他越跑越远

“寻师长!寻师长!”方志敏不停地大叫,打了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全身汗津津的。不知道迷糊了多久,也许就是一袋烟的功夫。方志敏梦中的叫喊惊动屋外的人。大家推门进来察看究竟。

方志敏挣扎着坐起身,看了看粟裕、刘英几个,不是头上包着伤口,就是身上渗着盈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