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 > 分卷阅读173

分卷阅读173

语锋骤转,声色俱厉:“朕不问他年几岁,只问——此人,堪为我所用否?”

“苍晏虽年轻,然学问文章朝中谁不知?治政之才,昔日由陆氏压制,今得拨云见日,未尝不是天时。-三^叶¢屋` *无?错~内-容·”

话锋至此,众臣俱默。

李珣转首,目光重新落在殿中那位立得极稳的年轻官员身上,语调忽然转轻,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调侃:

“苍卿向来聪明,有胆有谋,也不负‘书阳’之名……但孤好奇的是,像你这般‘聪明人,可愿真心为孤所用?”

这句话,才是这场朝会真正的试刀之锋。

紫宸殿一时间鸦雀无声,连外头风吹铜铎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

苍晏垂眸半息,忽而抬头,眼中一片清明,字字沉稳:

“臣不敢妄称忠心,但陛下之所求若是社稷长安、百姓无虞,臣愿献所学所能,供驱策一用。”

话虽未说“忠”,却进退得体,将自己置于“国政”而非“君恩”之下。?0?4?7^0-w·h′l/y..~c!o-m¨

李珣唇边笑意加深,却听不出喜怒。他慢慢点头,语气却凉了一分:“你倒比陆长明还会说话。”

他微微垂下眸,语气轻柔却无懈可击:

“陛下既为天子,臣自当听命于天。”

李珣眸中光芒一闪,未言语,只轻轻笑了一声,长指捻过玉简,懒懒倚在座上。

“你啊……”他语气颇有玩味,“倒真是个读书人。”

“有点意思。”

他忽而抬手:“宣旨。”

“苍晏暂代中书令之职,三日后入直东阁,辅修政事。”

殿中群臣跪下应旨,苍晏也缓缓低头,一字不漏地叩谢:

“臣,领旨。”

李珣望着他颀长沉静的身姿,眸光微敛,低声自语:

“若你真能成朕手中之刀,最好;若不能……也罢,利器断人,自可弃之。.咸,鱼`看`书+网~ `更*新_最′快,”

朝散鼓响,百官退朝,殿外寒风初起。

苍晏负手缓步出殿,神色平淡至极,既不显喜,亦不现怒,宛若方才那个受命登相位的少年,并非他。

走廊尽头,有人快步赶上来,拱手一礼,语带笑意:

“恭喜苍大人,青云直上,从此百官之首,可要常开中书门了。”

此人是礼部侍郎陈羲,话说得极巧,语意又浅,既能当恭贺,也能作讥讽。

苍晏顿了一顿,回以一笑:

“陈大人说笑了,苍某不过暂代一职,还得仰仗各位前辈多提点才是。”

语气恭敬,姿态却毫不低微,一寸不多,一分不少。

不远处,有人冷笑插言:

“苍大人少年得志,果然不凡。听闻陆老病中前还念着你这位门生,怎的他前脚去了,你便顶了中书之位?两位先生教得好,门生更好。”

此人乃户部尚书刘衡,素与陆长明交厚,一向对苍晏多有戒心。

话一出口,周围一瞬静了半息。

苍晏缓缓转身,看了他一眼,目光清淡如水:

“刘大人言重了。陆相旧日提携,苍某不敢或忘。只是今日朝堂新政,圣意难违,苍某既受命,自当谨守本分。至于‘谁教得好’,怕不是我门生一句说得清的。”

说罢微一拱手,转身便走,既未争,也未让,唯留身影清绝,雪光映* 肩。

身后,有人轻轻咂舌:“……这口气,也不是谁都能咽的下。”

也有御史台的人小声同僚耳语:“说他是书卷中人,可这宫中风雪,他倒比谁都走得稳。”

刚走过丹墀,又有人快步迎上,一路陪笑:

“苍大人、苍大人,末学听闻大人早年与太常卿之子亦有交情,改日小弟设宴于曲水轩,还请大人赏光——”

曲水轩三个字,一下将他拉回旧岁,想起那副滑稽的老虎,不知为何,心口却是压抑到连呼吸都困难,他用帕子捂住嘴,轻咳几下,隐隐见红。

第72章 “姐姐,你成全我,好不好?”

苍晏收了思绪, 只淡淡看他一眼:“曲水轩太偏,近年耳疾,听不清喧哗。”

一句话说得极客气, 实则冷得近乎不给面子。

那人讪讪退下。

他一人行至丹墀角下, 雪落乌发,肩上未曾留痕。他微顿片刻, 望着前方金瓦玉阶,神情疏淡:“不知这雪,何时才会停下。”

苍晏知道走到这步是多么艰难。

李珣疑心深重, 既试其才,又试其心。他不能太急,也不能太迟;不能太忠,也不能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