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续剧烈起伏之下,他竟在这倒春寒的天气里受了寒,这几日咳得有些厉害。\k*s^w/x.s,w?.`c.o/m~
“咳咳。”
归有光咽下一口茶水润湿了发痒的喉咙,他静静坐在房中,在萧萧的冷风的等着日渐西垂、夜色到来。
看着庭院中婆娑的树影,归有光怔怔地想:“也不知项脊轩中的那株枇杷树,如今长得怎么样了?”
在那一间小小的南阁子里,归有光度过了他的少年、青年,经历了读书、成亲,送走了他的祖母、母亲和妻子……
眼下,归有光自觉已经半截身子埋入了黄土,或许回忆往事是年老之人的通病,近年来他总是频繁地梦见在项脊轩的那段时光,想起故人模糊的脸庞。
“祖母、娘亲、元娘……这些年,你们怎么都不来我的梦中啊……”归有光闭上了眼,一滴浑浊的泪水划过,“我都要忘了你们的模样了……”
归有光步履蹒跚地走近卧房,平躺在床上,嘴唇翕动:“请让我再见一见故人吧。′萝`拉/小~说, *追¨最!新*章·节¨”
.
私聊间。
按照主人的心意生成的场景中,此时时值仲春,满园桃花竞相绽放,粉的白的花瓣在春风中摇曳。
倏而有匆匆的脚步声传来,花木扶疏间,头戴青巾绿帻、身着半旧墨绿布袍的男人毫不在意地拨开盛放的桃花,踏碎了满地落英而来。
他身材高大、面色红润,最醒目的是就那把美髯,乌黑发亮、浓密顺直,叫人一见就知道是被主人悉心呵护。
“二弟!”
另一个身影如同疾风一般冲了过来,张开双臂将他紧紧搂住。
“天可怜见,愚兄竟然还有再见云长之时!”
刘备抱着关羽嚎啕大哭。“昔日你、我、翼德,兄弟三人于桃园结义,誓言同匡汉室,同生共死,奈何今朝,尔竟先我一步而去!愚兄痛彻心扉!弟何忍弃兄于此世乎?!”
犹在壮年、意气风发却乍然得知自己死讯的关羽只是怔了怔,目光便落在刘备花白的头发上,只感觉一股酸楚梗在喉头。*零¢点?看·书. +首?发`
“兄长……愚弟与兄长相识于微末,共谋大业,虽身死而未曾有悔。
今惟愿兄长安康无恙,方能一展宏图,重振汉室!”
第215章 无责任番外之持续私聊中。
有人借此机会跨越时空只为见一见故人, 但有的人目标则十分明确——
.
私聊间。
当潘丹华踏入这间巍峨大气的宫室之时,虽然她的面上仍然保持着端庄的仪态,但* 还是不由得用眼角余光多看了几眼, 将这与大宋截然不同的宫室纳入眼底。
汉宫虽然看上去不若她习惯的宫殿那般精雕细琢、极尽巧思, 但自有一分古朴庄严的风度。宫室多为木石原色,门窗、檐角处皆雕刻着祥云与瑞兽, 屋内则饰以锦缎绫罗, 在透过玻璃窗进来的月光下,犹散发着淡淡华光。
烛光在精致的宫灯与烛台上跳跃, 映照在屏风上形成斑驳陆离的光影,而透过香炉中袅袅升起的沉香,潘丹华一眼便看见了一个端坐其后、通身威仪的身影。
潘丹华没有多看, 虽然她感觉自己略有些底气不足,但还是大方地行礼, 口中称道:“大宋潘氏, 见过吕后。”
吕后起身,穿过烟气走到潘丹华面前, 低声道:“孤知道你, 你是南宋那个小皇帝的母亲。”
“正是妾身。”潘丹华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笑意,这丝微薄的笑意转而又化为淡淡的忧愁, 当这一抹忧愁出现在这张色若春晓之花的美人面上,更是为她增添了一抹我见犹怜的柔弱之感。
“你费尽心思求见孤,所为何事?”吕后并不为潘丹华的作态所动, 以她的见识与心境, 潘丹华这番示弱的心思在她眼中实在一眼能够望到底。
“妾身来见太后, 只为求得太后指教。”潘丹华直起了腰身,纤细的脊梁似乎也透露出了与之前那番姿态不同的刚强之意。
“先帝故去, 我儿尚幼,稚子践祚,妾身得垂帘听政,然朝堂之上,心怀异志者众;宫廷内外,居心叵测之辈亦多矣!更兼有强敌在侧,其狼子野心、眈眈而视,旦夕之间,或有南牧之志。
如今妾身虽倚仗天子之势勉力支撑,然朝政纷杂,权谋之术非妾身所长,庙堂之争亦非妾身所能驾驭。
今特来遏太后,恳请太后不吝赐教,传授妾身安邦治国之道,以守护祖宗基业、庇佑汉民安宁。”
听到最后,吕后冷硬的神色终于因为“汉民”二字而微微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