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读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读书网 > 今天你直播了吗 > 分卷阅读75

分卷阅读75

青青问道。·k+u!a.i·k·a.n!x!s¢w?.¨c,o·m¢】

【观众2:请问这位娘子,能否细细解释一番之前提及的双季稻与杂交水稻?】

云青青:……

好家伙, 这位的问题比之前那个短, 讲起来却更加重量级啊。

【“这位朋友,你这个问题我没法详细讲啊。”云青青一摊手, 苦笑道,“以我的知识储备,只能讲一下最浅显最表面的东西, 我要是能讲清楚那我就不会苦哈哈地天天打工了,这可是我国最顶尖的农业成果。”】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不由得有些心焦。

经过他与众臣的讨论, 最终决定询问目前他们最关心的——也是同时天下人最关心的——关于水稻的问题, 毕竟不管是太子还是人祸,有粮在手, 心里才不慌。

所以他提出了这个问题, 谁能想到云青青竟然拒绝呢?

若是白白浪费了这个宝贵的提问机会,实在是让人扼腕, 但无奈的是他也无从找补了。*e*z.k,a!n?s`h/u-._n¨e·t\

“陛下这是关心则乱了。”杜如晦分析道,“澹澹生烟只说自己只能讲述最浅显的那部分,并未拒绝解释, 陛下何不再听听?”

李世民眼睛一亮, 强自按耐心中焦急, 坐在龙椅上翘首以盼。

而云青青的表现也正如杜如晦所说。

【“不过我可以给大家稍稍讲一点我了解到的。”云青青一边低头在手机上搜索,一边说, “首先来说双季稻,其实双季稻不是一种水稻,而是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连作稻等各种稻子的总称,双季稻的特点就是一年中种植一季早稻再种植一季晚稻。

早稻于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七月中下旬收割,然后紧接着就马上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完成插种,然后在十一月时收割,赶在将霜前完成收割。不管叫什么名字,只要能达到一年种两季的稻子就是双季稻。·完\本*神^站\ ,免′费~阅,读′”

云青青看了看搜索结果,总结道:“我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双季稻就是占城稻,占城稻配合晚稻进行种植,可以使谷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有一种说法,占城稻是唐末五代传入福建,然后在1011年,也就是大中祥符四年,宋真宗赵恒因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故遣使前往福建取三万斛占城稻,分别在长江、淮河及两浙地区推广,因占城稻‘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所以逐渐在宋朝尤其是长江流域推广开来。

而占城稻也不是仅仅指的是占城国种植的稻,而是印支各国普遍有的稻种。”

“印支半岛其实就是中南半岛,是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也是东亚大陆与群岛之间的桥梁。”云青青在简易的地图上估摸着圈出了半岛的位置,“这里气候湿热,植被繁茂,有和我中华‘山同脉、水同源’一说,气候和广西那一带的情况差不多。

而且当地的耕种也特别粗陋,别说什么精耕细作了,那里的人仗着气候好和占城稻耐旱耐涝直接就是放养,在南宋的周去非写的《岭外代答》里面就有一卷写‘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几乎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撒,就等着收成。这要是让我国古代那些伺候土地比对待自家孩子还仔细的农民知道了,还不得羡慕嫉妒恨啊。”】

.

谁说不是呢?

虽然听不懂那些文绉绉的话,但是听到“放养”、“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这一串关键词,就足以让这祖祖辈辈地里刨食的农人们羡慕嫉妒得眼睛都要红得滴血了。

“还有这样的地方?怎么就不是咱这里呢?”

“这样也叫种地?这样都能好收成?天理何在啊!”

“要是俺有这样的地,俺肯定能种出更多的粮食,俺大父就不会为了省口粮而饿死自己了呜呜。”

.

汉武帝时空。

刘彻目光灼灼地盯着纸上被云青青圈出来的中南半岛,信誓旦旦地立下壮志:

“朕定要让南越国归入大汉疆域!”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的目光久久凝视着地图上的中南半岛,试图从脑海中寻找熟悉的舆图,他低眉沉思之姿犹如蓄势待发的猛兽,殿内众人皆不敢乱动,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皆臣服于这千古第一位帝王的威仪之下。

“如今蒙恬于上郡北击匈奴,主持修筑长城一事。”始皇帝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