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就想起认这个外祖家了。+r?c,y,x*s~w..~c^o*m_”
她幽幽叹息:“况且颜家在蜀地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商户,不比我们江家差, 当初你娘去世后,因膝下无子,两家又闹掰了,所以颜家来把她的嫁妆都拉回去了,你要回了颜家兴许还能继承你娘的嫁妆呢。”
江谨言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弟弟是在阴阳怪气,急得脑门冒汗,不知道如何证明自己真的没那个心思,“淮弟,你别动怒,我真没打算和颜家有什么牵扯。”
“哦。”
“我的弟兄只有你一个,我绝不会离开江家的。”
他说着伸手轻轻碰了碰江淮的胳膊肘,“你不信吗?”
江淮扭过头,对上江谨言无辜的眼神,想作怪的心思终究还是换成憋不住的笑意。
“行吧行吧,我姑且一信。”
但江谨言却认真起来,“什么叫姑且?是必定。”
“好好好,必定必定。¨第,一/看-书\网_ +最`新`章.节^更′新′快_”
江淮应着,暂时压下了心里的胡思乱想。
清明过后的第一个吉日天公作美,乃是大晴天,这日也是江家大小姐江莹出嫁的日子。
过了年定亲,四月就出嫁,婚期比较赶,因很快汛期来了江老爷就要下江南了,此去又是大半年,待江南飘雪才会回来。
大姑爷赵霖的家里与江家比起来是小门小户,父亲是秀才,也是学堂里的夫子,母亲是秀才之女。
但赵霖本人已过了童生试,与江家庶女倒也相配。
江家嫁女是保宁府的大喜事,光是喜宴就摆了六十桌,足见江家的客人之多,最让围观群众津津乐道的还是江莹那六十四抬足以媲美嫡女的嫁妆。
而赵家虽然不富,但也是给足了尊重和诚意,一切礼节都分毫不差,聘礼也是拿出了家里全部积蓄还找亲戚朋友借了许多。
赵莹嫁过去就是当家娘子,断不会受委屈。¢看′书-君? ,追`最-新^章+节-
作为弟弟,江淮和江枫二人都像两个还没抽薹的蒜苗瘦不拉几的,背江莹出嫁的任务就交给了江谨言。
江淮笑呵呵地跟在他们后面,扭头瞧江枫又是一脸阴沉地不知道在想什么,忍不住道:“今儿大姐出嫁,你能不能把你那张死人脸收一收笑一笑。”
江枫飞过来一记眼刀。
“嘿我知道你小子在想什么,是不是想着为啥我娘会乐意以嫡女的规制送大姐出嫁?”
江枫一顿,继而沉默。
“我娘有钱,这点在她眼里不算什么。”江淮意有所指道,“她喜欢听话的人,也乐得做顺水人情。”
江淮还挺高兴的,好歹先帮江莹扭转了原著里的悲惨命运了,尽管她只是个小配角。
赵霖今年十九,是个长相温润的白面书生,前几日的诗会他也去参加了的,和江谨言江淮二人算是认识,江谨言把江莹送进轿子,江淮就在旁边以小舅子的身份叽叽喳喳地叮嘱着赵霖要好好照顾自家老姐。
赵霖笑着连连点头。
江父领着江家人站在大门口,目送着花轿启程。江莹的姨娘已经哭成泪人,江芙的姨娘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她。
周氏看着那远去的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想到她的淮儿永远不能这样风光大嫁,心里很不是滋味,瞅了一眼笑得容光焕发的江父和傻呵呵的江淮,暗暗拧了拧帕子。
江莹回门后没几日,江父就整顿好商队出发了。
他们会乘坐着装满了西南山货的大船顺水而下,到了江南再中转分别前往北直隶和南直隶经销,商队甚至可能走到沿海一带,这一来一回,路上就要耽误好几个月。
周氏嫁进江家这十几年来,每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江父离开后她很快就调整好心情,安排好一大家子该干嘛干嘛去。
江淮和江谨言也收假回书院了,农忙假结束他们迎来一件重要的事情:季考。
季考每三个月一次,到了过年前还会有一次岁考,考试题目都是改编自近些年的乡试题目,但不至于像乡试那样把人关在号房昏天黑地地搞几天不让出来,季考是考一门休息一天。
这三个月来,江淮还是多少有点长进的,毕竟身处保宁府最好的书院里,身边全是恨不得头悬梁锥刺股的上进学子,哪怕再咸鱼,也被江谨言傅子川等人带得染上了几分书卷气。
再说她前世本就是名校毕业。
如今两兄弟若是走在保宁府大街上,旁人只会赞一句好清俊好有书生气的兄弟俩,一看就是会读书的人,哪会想到这弟弟在半年前还是个有名的混世魔王。
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