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走上前来给他们送东西,感谢江家派了马车送他们回去。+p?i?n_g+f,a¢n¢b_o~o.k!.~c_o^m,
“谨言兄,淮兄,尝尝我们家的樱桃!”
“尝尝我家的腊肉!”
“我娘煎的红糖饼……”
江淮和江谨言赶紧一边道谢一边让江小舟和江潮把他们带来的东西也分给学子们。
有人道:“这样分来分去麻烦,不若大家一块儿吃吧!”
这个提议得到众人的积极响应。
大家见外面霞光正好,便把自己校舍里的桌子都搬出去拼在一起,再把吃食都堆在桌上。
大家都席地而坐,一边吃一边侃天说地,有聊各地的风土民情的,有聊自己老家的春耕情况的,也有聊最近读过什么书写了什么文章的,还有的聊家里给自己相看了哪家姑娘……
聊到天色渐黑时,突然有人提议,“再过不久就是三月三上巳节了,不若那日我们一块登高去,到时候还能邀请保宁府的书院一块加入,办个诗会如何?”
诗会那可是大展身手出风头和广交好友的好机会,也是书院支持的活动,学子们听闻后纷纷应了下来。,3*8!看·书~网′ ?追?最?新·章_节?
作为保宁府最负盛名的书院,再加上坐落在山里适合游玩,是以大多的诗会都是由洛嘉书院主办的。
有人道:“这办诗会其实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办得好自然可以得到书院和夫子们的青睐,还能得到众学子的赞赏,但若是办得不好,那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反倒惹人骂。”
“往年的诗会是怎么办的啊?”
“往年……都是由赵青岩等人筹办的,但他们明年就要参加乡试了,今年应该不会办了。”
“况且去年还有别的书院说我们书院小气呢,来参加诗会的每个人交五十文钱,却只能吃一些粗茶淡饭,但他们也不想想,五十文就算在府城里,也不够吃酒楼啊,我们还得准备笔墨纸砚和各种彩头。_j_i*n*g+w`u¢b.o?o.k!._c`o_m*”
大家说着说着突然一下陷入了沉默,就在正坐在角落里和江谨言默默啃着卤猪蹄的江淮都忍不住抬起头来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何事?不是在说办诗会的事吗?”
傅子川道:“往年办诗会的几位同窗要参加乡试了,我们也不确定今年的诗会还办不办。”
他们剩下这些人没钱没经验,还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江淮闻言手一顿,下意识想古代书院是不是没有什么类似于学生会的组织,又再一想,原来这诗会是为江谨言准备的一个副本啊。
江谨言在入了书院后,先是因考了入学成绩第一受到广泛关注,再是在和司徒阳的斗智斗勇中胜出而站稳脚跟,再到各种月考岁考中拔得头筹,还有就是诗会这种活动中大出风头,最后一步一步成为了书院里的六边形战士,乃夫子器重,学子仰望的存在。
总之就是,江谨言会是这场诗会的主角。
江淮立马道:“得办!必须得办啊!”
不办她哥怎么出风头啊!
她仔细一想,原著里这场诗会似乎就是江谨言傅子川和几个学子一起筹办的,书院给他们资助了二十两银子,并提前垫付了买笔墨纸砚的钱,待诗会结束后,把参加的学子每人交的五十文加起来,最后收支相抵,倒是不亏不赚,算是完满完成任务。
但这时,众人突然齐刷刷地看向江淮。
江淮感觉后背一凉,咽了下口水,“看我作甚?”
“淮弟——”
“淮兄——”
“淮哥!”
“不若今年的诗会就由你来办吧!”
第39章 准备诗会
就连江谨言都以为江淮对办诗会这事儿很感兴趣, 毕竟她方才叫得那么起劲,附和道:“淮弟,应下无妨, 我们都会助你的。”
傅子川笑道:“正是,我与陈河兄都听你吩咐。”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道:“我也是, 我出力!我力气可大了, 搬运东西我在行。”
“我家有个果庄子,按本钱给诗会供果子,赶明儿樱桃枇杷都熟了,还有去年冬天攒的大柚子。”
“那我让我家的书铺送笔墨纸砚来,钱先记账上, 等诗会完了再结清不迟。”
“你们都这么厉害,那我就只能当个迎宾人了……如果诸位不嫌在下长得不够俊的话哈哈哈。”
在大家伙嘻嘻哈哈的毛遂自荐中,办诗会所需人手很快便齐了。
这叫江淮和江谨言都有些意外,莫名的, 江淮心中也生出一股子豪气来。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