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苏舜钦这些人以自然灾害为由头,让宋仁宗改革朝堂,宋仁宗也“自发”开始改革。′s·a~n,s+a^n_y+q/.-c*o*m+
但他是在改了,各地的灾害也没见少……
水患、大旱、大风、地震……
南方前两年还大旱呢,百姓因为不下雨几乎颗粒无收,朝堂勉力支撑,也饿死了不少人。
今年……
“黄河、长江水患……”
宋仁宗听着大臣们说这件事,头都疼。
他都病急乱投医看到苏景和那边了,只看到一个听人吵架都听到眼神发虚的人。
看来也没什么用。
宋仁宗的目光让宋十一误会了他的想法,以为是想要让苏景和说两句。
“哎,怎么又有水患……”宋十一刻意叹息了声。
苏景和也听到了。
【哎,也不知道有没有靠谱的人过去抗震救灾,大坝这些也得重建啊,可恶,我们这个朝代有没有会治水的人啊?】
苏景和这话,有不少大臣默默挺胸抬头。′5_4¢看/书¨ ,免.费+阅·读*
这样的靠谱的人才,必然是自己啊!
【说起来,大宋现在不治也没事的,以后别人也要受我们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的苦。】
苏景和想到了搞笑的笑话,表情都有些控制不住了。
【长江、黄河听到有人喊她们母亲河……】
什么,原来能听到?
有人在思索要不要真的搞点玄学祈祷了。
【然后笑死,说,认妈也不会不打的。】
额……这种,这种母亲的话,还是不祈祷了。
朝臣才放弃,就听到了苏景和也在说祈祷的事情。
【以前的人愚昧迷信,以为往河里扔祭品就能让黄河、长江不发狂,笑死,她们难道不是自己想去吃哪个就吃哪个?沿岸住的都是祭品。哦不,不沿岸也是,人家会自己改道。】
额……
有人头上的汗都下来了,他家真的住这两条最猛的母亲河旁边啊!
想想在他四十多年的生涯里的无数次求生经历,严重时候背井离乡,发现离开了故乡没离开故乡的河。\第¢一,看-书`网′ _已\发\布~最`新.章?节,
太惨了,人怎么能这么惨。
苏景和的笑话已经让朝堂心碎了一波人,没办法,这样的河,我们华夏有两条。
在北方的凶猛,在南方也不逞多让。
但他关于这事儿的心声居然还没停,依旧在追着杀。
【不过东汉明帝时期,王景治理了黄河,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凶了。】
是的是的,黄河对比长江,现在还是长江更凶一点。
刚刚还在哭的江南地区的朋友这儿哭得更凶。
【但北宋结束,南宋开启的那段期间,北宋放弃了河北一路南逃,甚至不敢和人打,挖开了黄河,淹死两岸百姓二十万,黄河又开始泛滥。
宋朝治水的成果不知道,这闯祸的本事是真大。没事的,宋朝之后,人家入主中原就会发现,长生天也治理不好地上河。】
苏景和是在心头给自己说爽了,这人的生活还是和别人对比,才能安慰自己,虽然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
虽然他摸鱼上朝,对朝堂的贡献可以说是基本为零,但是至少没有闯下这种大祸啊!
可以了,已经很可以了。
这边苏景和在安抚无能为力的自己,另一边,满朝文武包括皇帝,都已经被他说得有点死了。
活人微死,怎么他们大宋,他们大宋,这么让人恨啊!
朝堂都不知道说点什么,最后还是靠谱的刚刚被宋仁宗趁着任免新官,又给人拉到朝堂中心的范仲淹出面,一脸正气的他此时带给了所有人极大的安全感。
“陛下,臣愿往江南,治理此次的水患。”范仲淹的表情严肃,眼神却很亮,就像是那种刚进入朝堂的年轻人,还想要在朝堂上大展身手,还百姓一个清平盛世一样。
他看着冷静,语气却炙热真诚,“臣此次承蒙皇恩,重回汴京,发现此时的汴京已然今非昔比。现如今装修用的水泥,操作简单,好上手,阴干之后极为坚固,希文愿协水泥下江南,重修大坝!”
他这么一说,也是提醒了其他人,他们只想到了治水的辛苦,加上当今查贪污腐败就像是找金库,抓到一个就抄家充公,没几个人想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儿。
现在范仲淹提醒,他们也是想明白了,用水泥搞的大坝比以前的肯定要更坚固。
他们家里也已经翻新了好几处水泥的房子,稳固坚实,未必会被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