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尖锐的哨音划破戈壁滩的寂静。/k?a*n^s`h-u_y.e~.¢c*o?m_
顾清如睁开眼,地窝子里还是一片漆黑。
她摸索着点亮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下,弟弟顾青松蜷缩在炕边上。
"青松,起床了。"顾清如轻声唤道。
顾青松揉着眼睛坐起来,瘦小的身影在土墙上投下影子。
顾清如看着他,半个月前刚到连队时,这孩子瘦得像根麻杆,眼神怯生生的,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如今总算长了点肉,脸上也有了血色。
"姐,我知道,今天早上要去收玉米。"顾青松一边套着蓝布褂子,一边说。
"嗯。"顾清如在顾青松的搪瓷脸盆里倒好水。
姐弟俩匆忙洗漱好,吃了点东西垫了下,朝着操场走去。
到了操场,己经有了不少人到了。
炊事班姑娘们也都在,秋收时,大家都要参与劳动。
李峰不在连队,是马卫国做的动员。
马卫国站在小土堆上,声音在晨雾中回荡,
"同志们!现在到了'三秋'会战最关键的时刻!
上级要求我们'虎口夺粮,颗粒归仓'!秋老虎发威不怕,
我们要发扬"地窝子里烙饼,玉米地里冲锋"的精神!"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又是这套..."
"说什么呢?!"马卫国犀利的目光扫过去,
"王大宾,出列!"
一个五大三粗的男知青不情愿地站了出来,裤腿上还沾着昨夜的泥巴。-三^叶¢屋` *无?错~内-容·
"你重复一遍我刚才说的话。"马卫国厉声道。
“地窝子里…烙饼,玉米地里…冲锋。"王大宾结结巴巴地回答。
"声音大点! "马卫国把喇叭怼到他面前。
王大宾涨红了脸,扯着嗓子喊:
“地窝子里烙饼,玉米地里冲锋!"
"这才像话!"马卫国满意地点点头,转向众人,
"李连长去团部看病了,大家仍然不能松懈。今天的任务我来安排。
现在开始下地,一组负责东边十亩玉米地,二组负责摘棉花,三组……"
田明丽突然举手:
"报告!我们女同志请求参加玉米抢收!"
连队女同志算上炊事班和卫生员,一共是十二个人,刚好够一个组,她们一起归在二组。
马卫国皱眉:"女同志力气小,而且还要负责烧饭和治病,你们还是去采棉..."
"妇女能顶半边天!"田明丽高声打断,引来一片附和。
"好!有志气!"马卫国突然笑了,
"那就按田明丽同志说的办!不过——"
"完不成定额的,下午政治学习加倍!"
马卫国突然从怀里掏出一面红旗,猛地插在土堆上:
"今天开展劳动竞赛,优胜组奖励——"他故意拖长声调,"红糖半斤!"
“真的假的?"王大宾眼睛都首了。
"我马卫国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这是团部特批的慰问品!不过——"
他又来了个大喘气,
"得完成双倍定额才行!"
田明丽一把夺过红旗:
"我们组接了!姐妹们,有没有信心?"
"有!"
女知青们齐声响应,声音震得玉米地里的露珠簌簌落下。¨5′0′2_t¨x^t\.,c\o·m/
田明丽主动挑头,其他女知青即使不情愿也不能表现出来。
因为若是表现出来,就是畏惧劳动,会被单独上思想课。
顾清如注意到马卫国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果然,马卫国接着宣布:
"考虑到女同志体力问题,给你们配个壮劳力——王大宾!"
"啊?"王大宾傻眼了,"我跟一帮娘们儿..."
"怎么?瞧不起女同志?"马卫国板起脸,
王大宾立刻蔫了:
"我干还不行吗..."
"好!出发!"马卫国一挥手,
"记住毛主席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知青们喊着口号走向田间。
玉米地里,晨露还未散去。
知青们己经分成几组,腰间绑着麻袋,双手在玉米秆间穿梭。
田明丽把红旗插在地头,率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