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的阳光刚漫过模拟餐厅的窗沿,李湘就推着一辆银色推车走了进来。?6,1-看.书.网_ +追?最¢新¨章¨节,推车最上层码着一摞雪白的口布,边角挺括得像刚熨烫过,下层则摆着十几个青瓷盘,碗沿的缠枝莲纹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她刚把推车停在讲台边,就有学员注意到推车把手上挂着的木牌——“今日课题:盘花艺术与前厅协作”。
“昨天总教员特意找我聊了聊,说要给大家加一门‘跨界课’。”李湘拿起一块口布,指尖在布料边缘捻了捻,“以前咱们总说‘前厅负责服务,后厨负责做菜’,但真正的餐饮服务,从来没有绝对的‘岗位边界’。就像这盘花,看着是前厅服务员的事,可要是后厨师傅能顺手给刚出锅的菜摆个漂亮的盘,顾客的体验是不是更好?反过来,前厅知道怎么叠盘花,也能更懂后厨‘摆盘要留白’的道理——今天咱们学叠盘花,学的不只是手艺,更是‘怎么替别人多想一步’。”
她话音刚落,就有人举起手。是后厨组的老周,他粗糙的手指在围裙上蹭了蹭,声音有点闷:“李老师,我这手常年握锅铲,连菜刀都比笔顺手,叠这软乎乎的口布,怕是学不会。”周围几个后厨学员跟着点头,他们手里的锅铲能颠起三斤重的菜,可对着轻飘飘的口布,倒像是老虎遇上了猫,浑身不自在。
李湘没直接回答,反而转身从推车里拿出个铁皮饼干盒。打开时,大家才发现里面装着十几个歪歪扭扭的盘花——有的像被踩过的玫瑰,有的像没睡醒的天鹅,花瓣歪七扭八地粘在一起。“这些是我刚入职时叠的。”她拿起那个最丑的“玫瑰”,花瓣皱成一团,花茎歪到能贴地,“当时后厨的王师傅笑话我,说‘你这盘花端出去,顾客得以为是抹布没叠好’。”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老周的脸也缓和了些。“但王师傅笑完,就教我个办法。”李湘的指尖捏着口布,突然像握锅铲似的绷紧手腕,“他说‘叠盘花跟颠锅一样,得用巧劲——你看我颠锅时,手腕一转,菜就翻过来了,叠口布也一样,该转的时候转,该捏的时候捏’。如闻罔 嶵新蟑洁庚薪哙”她边说边示范,原本软塌塌的口布在她手里转了个圈,指尖猛地一捏,居然真的立起来一个花苞的形状。
“后厨的师傅们肯定比我懂‘巧劲’。”李湘把口布递给老周,“你试试用颠锅的力道捏花茎,别用攥拳头的劲。”老周半信半疑地接过,手指刚碰到口布,突然“哦”了一声——他试着用颠锅时的手腕力道一转,口布果然顺着劲折出个弧度。
这一下彻底打消了大家的顾虑。李湘先从最简单的“马蹄莲”教起:“第一步,把口布平铺在桌上,像铺案板一样铺平;第二步,左右两边往中间折,留一指宽的缝,就像揉面时先把面团拢起来;第三步,从下往上卷,卷到一半时把顶端往下压,这就是花瓣——后厨的师傅们看,是不是像卷春卷?”
这个比喻让后厨学员们眼睛一亮。老周卷口布时,手指下意识地像卷春饼那样转了半圈,卷出来的马蹄莲居然比前厅学员还周正。“你看!”李湘指着他手里的盘花,“这就是‘跨界经验’——别觉得自己是外行,你们的老本行里藏着好多能用的本事。”
前厅学员们也没闲着。小美叠的时候总把花瓣捏歪,陈露就教她:“你记不记得引位时怎么扶顾客?手指得轻轻搭着,不能攥太紧,叠花瓣也一样,用指尖轻点就行。”邢成义想起剪头发时张师傅说的“对称”,叠的时候总先找口布的中线,叠出来的盘花虽然慢,却比别人工整。
李湘在学员中间来回走,手里拿着支红笔,谁的花瓣歪了就用笔杆轻轻拨一下:“老周,你这花瓣太松,像没捏紧的饺子褶——再用点劲,就像捏饺子边那样。”“小美,你这花茎歪了,跟你引路时总往左边偏头一样,得记得看正前方。”她总能从每个人的老本行里找出比喻,后厨的听“饺子褶”“春卷皮”,前厅的听“引路姿势”“递菜单手势”,原本枯燥的步骤突然变得鲜活起来。
练到一半,李湘突然说:“现在咱们分组,前厅和后厨各出一个人组队,合作叠一束‘花’——一人叠花瓣,一人做花茎,最后要能稳稳地立在盘子里。2?完#本;神&|站?^ a?)追3§?最>|新3&?章#节¨”
这个要求让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邢成义正好和老周分到一组,老周自告奋勇做花茎:“我来捏茎,保证跟我颠锅的手腕一样稳!”邢成义负责叠花瓣,他想起昨天陈露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