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贝。
而负责侦破人贩子案的官员,也从中学到一些新的思路。
或许,他们可以从丢失孩子附近再摸排一次。
朱元璋想到元末的乱象,对人贩子更是深恶痛绝,真想要孩子,大街上乞讨的孩子不多吗?
说到底,就是贪心。
想要家室清白,父母聪慧的孩子。
“查,给朕严查。抓到后,游街斩首示众。”
天下谁不恨人贩子。
赵一清继续讲着古代版案例,“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大户喜欢家生子,毕竟他们一家都在你们手里。
用着也安心。
可我现在继续用《红楼梦》中香菱的例子。
上次说过元宵这天,甄士隐令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
半夜,霍启因小解。
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
待他出来,英莲就不见了。
急的霍启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不敢回去,就逃往它乡了。
看上去似乎挺合理的,小厮因害怕主人家责罚。
逃跑了。
但仔细一看,却无半分合理的地方。
首先,英莲是家中独女,她父亲甄士隐是姑苏有名的乡绅,出去看社火身边却只有一个叫霍启的小厮?
姑苏乡绅没这么穷吧!
还是独女。”
姑苏真乡绅抬头,他们很富。
天下谁不知道江南的富足。
还是独女,出去后必定要跟很多人才对。
除非,霍启命令其他人不跟着去。
“身边是不是要有婢女,其他小厮呢!
还有,什么霍启找了一晚上。
发现小孩丢失,正常情况下就是去报官,还有让人赶紧通知甄士隐。
可他没通知。
找了一夜,跑了。
可奇怪的是,几天后,甄士隐家里失火,一切烧成灰烬。
谁放的火,怎么就这么熟悉甄士隐家里呢!
霍启真的跑了吗?”
赵一清暗暗叹气,幸好是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原型,“我给大家读一下英莲,也就是香菱小时候的模样。
粉妆玉琢,乖觉可爱。
眉心中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
而她再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呢!
《红楼梦》中香菱再次出现,是被人养大后卖给金陵公子冯渊。”
‘卖’字一出,大家对上次的猜测首接定下结论。
“所以,我不由得怀疑霍启此人的来历。
他是不是专门拐卖各户人家中长相优越的孩子呢!
古代是有卖儿卖女的。
但我们无法忽视的是,这些孩子都来自穷苦家庭,长相很多时候到水平线都是好的。
就算高出水平线。
可哪有高门大户里的孩子长得优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