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我一定不说,省的别人眼红。”
赵小山赶紧保证,说完就捂上自己的嘴巴。
时间过得很快,太阳升到正中了。
赵青道:“大伯,修房子的事情还要劳烦您多费心,尽快了。”
“我知道,就这几天的事,看天,近段时间应该没雨。”
赵水生自己去庄稼地里转一圈,赵大牛就去附近捡柴了。
赵青姐弟俩在水潭附近又耽误了一会,赵青把水潭边,翻的大小坑洞平好。,狐′恋,文,学¨ \追^最¢新′章?节·
这么明显显翻找东西的样子,赵大伯拿到银子就忘的一干二净,只能赵青来收尾了。
把罐子洗干净打上水,小山己经找了一大把野菜,端上锅碗姐弟俩就回去了。
第二天,村子里就有一个传言,赵老爷子给大儿子托梦,让赵水生给二儿子修房子,让姐弟俩回到自己家住。
因为大孙子要成亲了,姐弟俩和堂嫂属相不合,住在一起相克不好。
但要照顾好姐弟俩的生活,赵青心道,赵水生倒是憋出了智慧,这样说更好了。
果然,就见赵大伯领着大儿子去自己二弟家的破房子里,还拉了一板车用的东西,水缸一个,旧箱子一个,旧木桌子一个,两个条凳。
其实都是以前赵青家的东西又拉了回来,赵青也不打算再买新的,有用的就行,越旧越好。
“今天先拉来一些你们能用上的,在割些茅草晒干,给你们把房顶修了。”
“家里还有些以前晒干的茅草,等下拉来先用上。”
赵水生腰杆看着都挺首了几分,手里有了银子,人都变的大气了。
“好的,辛苦大伯了。”
赵青帮忙往下搬凳子,东西只能先放院子里,赵大牛带了把镰刀了,正好姐弟俩可以继续把院子里的杂草割了。
王氏和赵二牛,赵桂花都没过来帮忙。
赵青也不想看见他们,省的来了不做事,说不定还骂他们姐弟。
那倒是真的,是赵水生压着没让王氏过来找事,又在王氏眼前露了一锭银子,只说是和赵青有关,别的不让多问,更不让说出去。
王氏这才忍着,没过来骂姐弟俩,偷拿他们家,锅碗,油盐的事。
赵大牛把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就回家拉茅草了。
赵水生就去挖后山上的黄土,堆了一大堆,到时候挑水把黄泥泡上,好抹到屋顶的茅草上。
赵青这才想起自己还放在外面,篮子里的东西没拿回来,赶紧趁着赵水生不注意,提了篮子回来,放到东间姐弟俩睡的屋里。
赵大牛拉了几趟自家茅草,估计只够修两间房子的了,之前晒干的也拉来完了。
赵大伯过来看着茅草:“这还差了些,大牛你去你钱叔家先把他们家的茅草借来先用,过后我们再还他。”
他说的钱叔家也是一起逃荒来的,两家挨的近,相处的还不错。
茅草在古代是家家都常备的,大部分都是茅草铺顶的房子,少有几家才是砖瓦房。
茅草是每年割了晒干放着,趁着春秋农闲的时候修房顶用的。
“好,这样房顶一次修好省事。”赵大牛答应着就回头借茅草去了。
赵青这时走来:“大伯,我看中午就简单做点饭,您和大牛哥就在这里吃吧!”
“不用,现在也不忙,你大伯娘也闲着,我们回去吃一样,你这用上的东西都缺。”
赵大伯想了想又道:“今天能修好房顶,明天我再找个人和我一起打土砖,先把院墙的土砖做好,还要晾晒几天。”
心道,下面用的石头只能花两个钱买了。
“对了,小青,院子要圈多大?”
赵大伯不由自主的问赵青的意见。
赵青想想,这里自己并不打算住太久。
“大伯,就三间房子旁边再搭个棚子放柴火,前面到院门口,屋后围起来就行。”
“行,够你们姐弟俩住的就好。”
“大伯,今天房顶修好,明天不如让大牛哥和我们一起去镇上买些东西,垒院墙的时候你和大牛哥肯定要找几个帮手的,我打算多买些米和面回来,到时候在这里开火吃饭,也省的来回跑路了。”
“行啊!我明天让你大牛哥去租村长的牛车,我们家也要买点,小青,多买些粗粮,银子要省着点花用。”
“好的,我知道了,大伯。”
赵青心道,我还准备趁机能多买就多买呢!要在冬天来到之前备的多多的,才有安全感。